一个教授的忠告:勤做笔记------------------柳若影
(2019-06-25
11:16:40)
今天很偶然读到朱志荣教授写给学生的一封信,其中有一段,我感受很深:
“对于难懂的书,我们也常常读四五遍才懂,你以为读小说吗?读小说也没有那么容易啊!要想读懂,第一遍就要放着笔记本,勤做笔记。
不要想着弄懂再做笔记,那样你永远不懂。第一遍笔记、第二遍笔记是你后面弄懂的阶梯。 一定要从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开始训练。
知识面的拓宽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人不可能没有基础就开始写论文,也绝对不可能等基础非常好才开始做学问。
有的人有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多读书基础厚实了再写,其实不带着目的读书,很难深入,很难思考深刻的问题。结果若干年以后,别人会写了,自己却眼高手低。看别人的不满意,自己却连写都不能写。”
我原来也有这样的想法,等“基础厚实了再写”;后来,才悟到“不带着目的读书,很难深入,很难思考深刻的问题”。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能省事就省点事,能少做就少做,但,“聪明反比聪明误”,最后是效果很少或没有效果,终生一事无成。
我读书原来也是不记笔记,书中精彩的地方划一个杠,如此而已。后来,看米尔斯的东西才知道要记笔记。早年读了那么多,都没记,耽误大了,后来我就开始记......你们有电脑了,一定要用电脑记笔记,不要用手写。为什么呢?因为电脑可以清楚地打印出来,比较密集,电脑的一页有两千多字,手写呢,一千字都都没有。这样呢看得快,复习的时候浏览一下笔记就行了。所以大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记笔记。笔记是给自己记的,记得时候非常浓缩,帮你记忆,帮你寻找。
朱教授说,关键是你们现在没有基本的思想基础,怎么有能力对当下作出评价。就像唱京剧的,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你们不想花十年功,就想具体地对一个事情做适当的评价,只有浅薄。
你们现在听不进我的话,等到你象我的年龄明白了,太迟了,追悔莫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