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柳若影
(2023-01-22 18:58:58)
众所周知,人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更迭,年轻时追名逐利,不辞辛劳,努力付出,该得到的也得到了,得不到的就不要强求,尤其是人到了晚年更要明白,这些已是过往云烟,与其为了名利各种操心劳累,还不如让它随风而去,毕竟,老衰已至,必须面对,年轻时为名图利,是为了生存和面子,可是,人老了之后,名利已是过眼云烟,身外之物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因此,晚年最有意义的是,百加珍惜短暂时光,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生活,不要让名利遮光挡阳。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过不好晚年生活,就是由于过于追求名利所致,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跟别人攀比,看到别人有什么,他也必须有,因此,一生都在为名利奔波劳累,虽然,到了晚年拥有了功名利禄,但却感觉到心理空虚,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快乐。
不仅如此,有一些人过于看重名利,在追求名利的路上,迷失了自我,毫无道德感而言,不惜和亲人朋友反目成仇,亲情,友情,爱情,在名利的影响下变了味,就连人与人之间都变得更冷漠了,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过于贪婪,甚至不择手段,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以至于误入了歧途,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诚然,世间很多人,被欲望迷失了双眼,把功名利禄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一辈子把自己困在名利的牢笼中,无法自拔,直到人生的最后,也无法体会什么是幸福,这样的结果就是本来应该享福的年纪他们却无法做到享福,以至于落得晚景凄凉的下场,试问,这又是何苦呢?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对此,杨绛先生就有给出告诫:人到晚年,不能操心的“一件事”,那就是不能为名利所累,看得越开,活得越通透,越早知道越好,快看看!
在杨绛先生看来,人生短暂,不要自找烦恼,更不要杞人忧天,日日为名利操心,时时为琐事犯愁, 毕竟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
并且,世界本是一个名利场,自古以来,源源不断的人在这个“战场”上前仆后继,名和利就像是一个黑洞,一旦陷进去,就很难走出来,既然上了“战场”,哪还讲什么仁义道德,什么是非曲折、善恶公正,正所谓成王败寇,在“战场”上只有赢和输,否则就是妇人之仁。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杨绛先生到了96岁高龄时所得出来的人生感悟,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杨绛先生对于名利的见解就是独到而清醒,让人醍醐灌顶,当一个人走到人生边上,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脱去浮华和名利的枷锁,好像更容易去直面生命中一些最本质的问题。据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介绍,杨绛先生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杨绛先生认为,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也是如此,据说,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召开作品研讨会,但是,杨绛先生却直言:“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了出版社的邀请。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先生非常喜欢的名言,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她住的房子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虽无昂贵的摆设,却有浓浓的书香,她也曾说过:“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都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她非常满足于这样的简朴生活方式。
对于杨绛先生来说,世间变化无常又如何,名利塔顶又如何,世俗中的财富只是生活,而无形的知识才是精神食粮,确实如此,我就很喜欢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说的一句话:“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就像人生之路匆匆忙忙近百年,我们无法决定自己什么时候老去,但可以选择老去的方式,是从容且优雅的老去,还是晚年常常琐事烦心,倘若不想晚景凄凉,就要做到富养自己,懂得为自己而活,如果能悟透并付诸实践,等到晚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幸福和最好的自己等着见到你。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走到人生边上》的一部分智慧,所以,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杨绛先生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到晚年,就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将名利看得太重了,我们应该看到世间更多的美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然后,将晚年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得不说,杨绛先生对于人生的感悟实在是深刻,看完让人恍然大悟,所以,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和困惑不妨去看看她的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吧,具有豁然开朗之效果,可以说读懂了,人生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