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老家————柳若影
(2018-11-03
15:45:43)
央视网消息:“700多年前,文天祥过伶仃洋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充满了悲壮与无奈。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就是从伶仃洋口打进来的。所以在这里建桥,一定要建一个为中国人争气的桥,一个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世界一流的桥!”
港珠澳大桥,筹备7年,施工7年,没有环境基础资料,没有相应设计方法,没有统一施工标准……苏权科和他的团队夙夜匪懈,一个一个地攻克难关。他从正值壮年熬到鬓边泛白。
“怎样才是世界一流的桥梁?”这个问题在苏权科心中,不止思考了14年。

苏全科,跟我是“乡党”。

(陕南汉江大桥)
昨天在周公庙跟朋友聊天,说起了苏权科,说起了他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高店中学(现为五丈原高级职业中学)担任物理老师。他知识面广,经常帮同事代其他课程。他上课时旁征博引、亲和力强,学生粉丝有不少。
教书之余,苏权科还有股使不完的劲儿。刚工作两年,他便萌发了读研究生的
想法。1984年至
1985年,他多方了解北京和西安的院校,决定以第一志愿报考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动力学专业,自学相关书目,并在寒暑假赶赴西安上补习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权科的成绩达到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无奈心仪专业名额已满,只能被调剂到第二志愿西安公路学院(现为长安大学)公路系,学习桥梁与结构专业。
他”决定以第一志愿报考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动力学专业”,就这一点,我感到他有点“西工大情结“,笔者就是西工大那个专业毕业的。听说他的老家离周公庙不远,随决定去走访一下。
今早先乘车到达索王,那儿有个”禹王庙“,相传是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留下来的。


空荡荡的”禹王庙“,空无一人。

索王村村民说起”禹王庙“很激动,他告诉我,原来这儿有许多古柏,那都是几千年的。


这就是苏权科的老家,门上一把锁子,大门紧紧锁着。


正在砌墙的一个老人,是苏权科的叔叔,叫苏九儒,他家院子与苏权科家门对门,他说,苏权科有个80多岁的老母亲也不在里面住了,他有个弟弟在宝鸡,父亲去世多年。

苏权科的老家就在村委会的右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