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手艺功夫吃饭----------------------------柳若影
(2022-08-08 10:11:19)
中国的画风与画法,贺友直进行了探索。
在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中,贺友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他能根据原著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构思出与原著契合的情景和人物形象,再通过适度的夸张,强化故事的情节,增强趣味性,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使文学与绘画达到了完美的有机融合。
中国绘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线条。从大汶口黑陶文化发现的最简单的刻画符号,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再到篆隶正草各种书体和传统中国画,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材质,加工的方法也有明显的差别,但是,线条却是贯穿始终的基本载体。宗白华在谈到中国绘画的形式特征时曾经这样说过:“中国的画风与画法的特点当在此种种钟鼎彝器盘鉴花纹图案及汉代壁画中求之。在这些花纹中人物、禽兽、虫鱼龙凤等飞动的形象,跳跃婉转,活泼异常。但它们完全溶化浑合于全幅图案的流动花纹线条里面。物象融于花纹,花纹亦即原本于物象形线的蜕化、僵化。每一个动物形象是一组飞动线纹之节奏的交织,而融合在全幅花纹的交响曲中。它们个个生动,而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之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贺友直是我国著名的连环画创作大师,从1949年创作第一套连环画《福贵》开始,在他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影响了好几代的国人读者。他经常自称为匠人,不是大师,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称作是“凭手艺功夫吃饭”,但正是凭借这种匠人精神,贺友直的连环画艺术达到了令人景仰的高度。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洞察,从传统中汲取艺术的养分,跟随时代不断追求手法的创新,以及始终怀有对连环画艺术的热爱与初心成就了贺友直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