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柳若影
(2022-04-09 13:27:14)关于神农尝百草、辨药性的事,古籍中有些记载:
西汉的《史记》实录:"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
《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说:"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
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宋代罗泌《路史》云:炎帝神农氏"磨唇鞭茇,察色嗅,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药正三百六十有五。"
尝药辨药
从这些描述看出,神农氏应该是尝药物的"气"和"味",以及身、口的感受,来辨别药性。
所以,《神农本草经》有这样的论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采治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也许,神农氏是洪荒时代的特殊智者,有现代人无法理解的辨别能力,但是现代基因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神农尝百草的真实性。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负责人李辉等人发现,中国人体内有一种苦味基因,称为TAS2R16,它能辨识出哪些苦味的植物是有毒的。而苦味基因也正是中国先民许多人和一代又一代人在尝百草的过程中生存下来并遗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