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期跳跃连锁法则

(2013-08-04 15:46:58)
标签:

杂谈

股票

财富

财经

分类: 股票

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想要在股海中获得成功并不容易,但只要遵循周期跳跃连锁法则,成功的离你就很近。

 

我的选股策略是选择下跌中的超跌股,

  

   但也有很多股票阴跌,所以前提要素是基本面是优秀的,就是在它前三个月都是业绩出色的稳定增长,像这种股票在短期内是不会阴跌不止的,所以规避的下跌中的股票不断阴跌的性质。

  

   1.大趋势

  

    在大盘上涨的行情下,应当是少量操作的,或者说在上涨的情况下可以出货。为什么呢?因为从概率上来说,它已经先涨了,所以跌的概率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应该出货观察形势,赚了钱就要落袋为安,不然都是浮赢,是个虚的东西。所以大盘上涨,或者大涨的情况下我会出货,收手,然后休息,静等出现危机出现。

   什么是危机,前段时间的大跌就是个危机,也是非常好的建仓机会,在别人被跌的找不着北的时候,我开始收集筹码,不断建仓,当然建仓也是需要步骤的,不能心急。

   近期的大盘股龙头,民生银行已经破位,后面压制大盘的概率很大,所以大盘整体的近期三个月很大概率上是阴跌走波段。但并不能排除有其他大盘股上涨作掩护。

  

   2.建仓

  

   优先选择前期抗跌的股票。说明筹码比较集中,获利盘还没有想要撤走,因为他们也在观察形势,顺势操作才是上策,枪打出头鸟,谁也不愿意逆势而为。

 

   第一:资金的建仓,应当控制在总仓位的20%-25%一下,列如:总资金100万,在新账户第一次的操作,应该控制在50万以内,所以第一批的建仓在25万以内,剩下还有25万规避下跌的后劲。这样就算我前面的50万都产生浮亏的时候,我后面还有50万可以做二次缓冲,化解危机。、

   所以这就需要建仓的准确度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测算下跌支撑位,到了我的下跌支撑位置的时候,一般超跌股的分时图技巧,最坏就是第一天分时图三连跌,收盘8%,第二天开盘1030以前会再次下打6%-8%,最佳建仓位置就是第二天的时候,这个时候买入,后面的利润保守也有8%左右。周期保守一旦在1-2周以内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是3天内就可以完成,因为我是做短中期投资的,短期为8天以内,中期为20天以内。可以当成是超跌的波段利润收益。这只是一个分时图小技巧,根据多年的数据建模得出,可以做重要参考。

 

   第二:账户操作了半年之后,第一次仓位控制可以在30%-40%左右,因为前半年有了丰厚的利润,这样可以提高仓位的建仓成本,为下半年冲刺,从客户的心理角度上来说,他们也有底气,对公司的理财产品有很大的信心。从操盘来说这样也很稳健,心理也没有什么负担,好的心态,创造最佳的业绩。先控制风险,在获取利润。

  

   3.出货

 

   对于出货我是比较看的重要的,在个股下跌的时候其实不用紧张,在出货的时候就要高度关注!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一只好股票,不会选择在最佳的点位出货,

不赚则亏,这是很可怕的,还会锁定你的筹码,资金不能得到有效循环,对股票投资获取复利,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关注重要均线附近的压力位,然后看分时图是否有效突破,切记追涨。

   60均线是个中期重要牛熊的转向标,同一种武器,不同性格的人使用,学习程度,以及时间阅历的影响,获得的效果不同。但原理终究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赢钱。

 

像最近的聚飞光电,到了60均线,还有波强大的冲劲就是很好的波段股。

 

根据多年的研究我发明了一个法则,周期跳跃连锁法则。

 

周期,就是在有效的波段里,运用相对正确的指标去使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指标武器。

跳跃,就是不要在一只股票里死循环,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波段是怎么走。

连锁,就是资金得到不断的增加,用最小的回撤,换取最优质的盈利。

 

科学家只能发现规律,不能创造规律,股票人生,也是结合了宇宙定理。

 

最后运用传统的哲学体系思想作个总结:

 

福祸始于动,静本无极,无极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君子应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注明:以上内容为庄家的总指挥所有,仅作为参考。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若有根据此法则做者,风险自担。

欢迎来信交流合作 E-mail:  richardwjystock@sina.cn

庄家的总指挥

2013.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