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程序设计浅谈
(2011-01-06 18:35:45)
标签:
手机应用程序it |
分类: 程序开发与测试 |
最近在调研手机界面设计相关理论,现将自己搜集总结的汇总如下:
1.手机页面特点:
§ 紧凑的屏幕尺寸
§ 内容有限
§ 同一时间显示一个页面
§ 同一时间智能运行一个应用程序
§ 有限的用户帮助
2.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类型
2.1. 生产力应用程序:
生产力应用程序倾向于通过层级划分来管理信息,数据驱动的导航方式
2.1.交互模式包括:
Ø
Ø
Ø
2.2.实用性应用程序:
针对完成那些简单的,对用户的输入要求最低的任务。人们启动实用程序来快速查看概
览信息,或者是对(屏幕中)有限的几个对象简单操作,例如天气预报小工具
包括列表显示的主程序以及后端设置操作控制面板
2.3.沉浸式应用程序:
包括游戏以及其他设置查看设备状态等应用
绝大部分的用户(至少80%)只会应用到一个程序的非常有限的功能,只有很少的用户(不超过20%)才会用到所有的功能。手机上的应用应该尽量专注于产品核心需求,即将用户最需要用的功能加入,舍弃那些少数人才会用到的功能或者不常用的功能,否则考虑开发桌面应用程序而不是手机应用程序。
4.页面结构
状态栏:(必须)对用户很重要的信息 如电量、信号、时间
导航栏:(可选)在应用程序的不同页面中进行导航;提供对当前页面进行管理操作的控件
标签栏:(可选)一般在底部,用于切换app不同状态
工具栏:(可选)页面底部,包含对当前页面进行操作的各种控件
内容区:(必须)应用程序核心显示部分
5.Android与iphone区别:
Android系统开放性更高,它不像iPhone,只有480*320一种分辨率、一个home键,而是根据硬件厂商的定制,可以有多种分辨率、可以有全键盘、轨迹球、五个物理按键或没有物理按键。
操作触控上,Android有长按之后弹层的操作,iPhone有向下拖拽刷新的操作。
要做完全符合Android平台的设计,而且尤其要注意跟物理按键的结合、Android上独特的操作(长按(这个长按操作也是作为第二、第三入口,比如添加书签、新窗口打开、复制粘贴等操作))、Android消息提醒方式(提醒区)等等。
6.注意:
§ 按钮和操作等用尽可能少的、明确的词表达
§ 导航只放返回键,而不是面包屑显示方式
§ 考虑虚拟键盘遮挡所带来的显示和操作障碍
§ 不要给用户太多的选择:保证用户每次只需要从平级的选项中做出选择,隐藏二级选项
§ 适当手势支持
§ 考虑到不同环境下显示效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