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感悟点滴

(2010-11-29 14:03:26)
标签:

架构

it

分类: Web架构及DB

                                       作者:朱欢

 

前些日子,由于工作需要参与一个产品项目的新功能改造项目的支持。我在这里担当一些系统架构工作帮助产品整理信息架构以及帮助技术开发整理系统架构。然后把产品和技术双方信息结合起来。在沟通和工作的过程发现了一些问题,产品往往不太关注现阶段利用何种技术实现最合理有效;技术人员提供的技术方案不能适应产品核心诉求。

双方核心矛盾的问题“产品提供的核心价值”、“产品创意如何使用合理有效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如何有力的给产品提供支撑”而如何把产品和技术有效的结合让产品和技术能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中适应自如就是目前系统架构工作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关键词一 :产品带给用户的核心价值

能带给用户新奇、流畅焕然一新的用户体验和价值的产品。一定是满足用户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功能诉求,并突出某一个核心功能转化为产品的核心价值。从而达到产品和用户双赢的局面。所以每每有了一个好的产品形态思路都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去权衡一下。这些变化是不是跟用户的核心诉求冲突;能不能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理解产品理解产品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不是符合用户的核心诉求是系统架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关键词二 :产品和技术如何相互转化支持

一个产品可以是技术驱动也可以是产品驱动。所有两种驱动力衍生出来的成功产品始终都离不开满足用户的核心诉求以及产品所带给用户的核心价值。所以,产品创意利用最为技术的有效实现和技术方案;让技术带给产品最大化的有效支持就成为了一个产品成功的必要因素。

 

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产品人员抱怨技术不理解产品业务,技术人员可能会抱怨产品人员盲目不切实际的需求。如何让产品和技术更加有效的亲密拥抱呢?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做桥梁把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系统架构就要在两者之间充当粘合剂把产品和技术有效对接相互结合。

工作感悟点滴

首先,架构人员通过理解产品需求转化为多个业务诉求,通过理解业务诉求,把业务诉求转化成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并进行合理选择,把最适合当前业务和产品的技术方案进行业务系统构建最终推动进行开发、构建、上线运营。

例如:

某产品在一个新功能开发出来以后需要进行用户唤醒项目,希望召回不活跃用户使用新功能。

从表面上看产品需求很简单,通过邮件,广告,以及关系网络唤醒用户使不活跃用户回到产品。但是仔细分析以后产品人员的需求转化为的产品核心诉求为:“召回并通过新功能留住并转化用户“。业务开发不是简单是提供多种召回功能,而是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对于不同的类型的睡眠用户采用不同的召回策略;并且需要协同产品技术一起对各种唤醒方式(邮件,广告,关系网络)的技术实现和产生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尽多的把召回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把产品需求转化为多个产品诉求,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并帮助技术理解产品和业务是架构人员需要另一项核心工作。

 

其次,架构人员还需要把现有的技术体系产品化,功能模块化;把技术方案总结归纳成为产品元素在产品诉求到达的时候像搭积木一样把技术功能搭建成产品技术模型提供给产品。架构人员还需要不断的关注产业发展,技术趋势变革,推动产品业务变革,预知业务发展推动技术革新。在技术不断的发展变革中架构人员都要密切注意及时拥抱变化让技术架构能更适应现状,为产品发展运维提供更好的支撑。

例如:

在WEB2.0时代在很多产品的消息传递机制都是使用传统的polling,long polling机制,客户端不断的定期去轮询服务器获得消息。但HTML5的到来提供了web socket代表了技术的巨大进步。技术架构要跟进并推动html5调研,推广技术测试,归纳总结成型技术模版。为新产品设计提供更宽更自由的业务模型选择。

 

系统架构工作就是要成为技术和产品的桥梁,把技术和产品紧密粘合在一起:

理解产品和产品带给用户的核心价值;

把产品需求转化为产品最终多个业务诉求,提供合理技术方案;

关注技术发展了解当前技术环境,把技术方案模版化;

关注技术变化推动技术架构变革为产品稳健发展运营提供支撑;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小看法,是通过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得到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在工作中能不断的进取总结为产品技术发展尽一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