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法律风险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2-04-29 09:34:36)
标签:

企业

法律风险控制

消费者

权益保护

分类: 公司发展与管理

企业法律风险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

1、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能以此牟利。避免损害消费者权利、避免自身商业信誉、利益受损乃至触犯刑法。人民法院将对危害公民信息安全的合同的有效性严格审查,并合理确定赔偿责任,对可能构成违法犯罪的将以司法建议或其他合法形式提请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分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刑法修正案(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民营企业在经营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踩红线。

2、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切实维护消费者隐私权。

在办理类似贷款、信用卡发卡等业务时,常常查询客户征信及其他私人信息的情况。为避免业务人员擅自查询、泄露客户信息,建议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通过制度化的文件,明确规定查询和知悉客户书面授权,并妥善保管授权文件。同时在相关查询系统中设置查询权限、条件和范围等内容,通过制度规范和系统化设置化解侵犯客户隐私权的风险隐患。

3、完善新业务推广程序,全面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实践中,各家银行多重视业务的推广,而忽视客户知情权的保护。因此,建议在新业务推广之前,强制要求业务部门征求法律部门的意见,由法律部门就新业务的推广是否需要告知客户、告知的范围和时限、途径和方式以及风险提示等问题出具法律意见,指导业务部门全面履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义务,对于通过格式条款规定新业务的使用的,还要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指导业务部门以合理的方式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切实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及其他相关权益。

4、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也就是常说的“退一赔三”;另外,规定对于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肖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健康严重受损甚至死亡的,除了赔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所受损失外,还可能会被法院判决赔偿上述金额的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企业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务必诚信经营,以防承担惩罚性赔偿等责任。经营商品的企业还应当注意,如果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还将面临消费者支付价款金额10倍的惩罚性赔偿乃至刑事责任。

5、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采取严格的内部措施和科学的技术监控手段,严格取费机构自身资产与客户资产,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

6、不得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消费者合法权利,不得限制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