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主要内容
(2020-05-07 12:22:28)
标签:
鬼谷子捭阖权谋决 |
分类: 杂谈 |
《鬼谷子》主要内容
《鬼谷子》着重于实践的方法,具有极完成的领导统御、智谋策略体系,堪称“中国第一奇书”,它以谋略为主,兼通军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在充分探索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论述劝谏、建议、协商、谈判和一般交际技巧的书。“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一、 捭阖第一
捭阖是《鬼谷子》的开篇之作。捭为开启,阖为毕藏。捭阖之术,也就是开合有道、张弛有度。在本篇中,鬼谷子认为:“捭”、“阖”是一对极其重要的哲学概念。捭阖之术是世间万物运转的根本,也是纵横家游说的重要说术言略。作为《鬼谷子》的第一篇,捭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成为战国的谋士们游说诸侯、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则。
二、反应第二
《反应第二》是《鬼谷子》的第二篇。“反应”是一种回环反复的思考方式。反是反复试探,应是回应。反应是指投石问路以观回应,然后再行对策之术。因此,反应之术则更具有针对性,内容阐述也更加具体。
三、内揵第三
君臣素有“远而亲、近而疏”的奇妙关系,策士臣子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谋略,就必须与君主拉拢关系。鬼谷子的“内揵术”,不仅是取宠之法,更是制君之术。“内揵术”是策士臣子们取宠见用,驾驭君主的不二法门。
四、抵巇(xi)第四
“抵巇术”具体讨论的是游说之士的从政原则和处世态度。抵,本意是击、接触,可引申为处理、利用。“巇”,原为险峻、险恶之意,后引申为缝隙、矛盾、漏洞等意。抵巇,就是针对社会所出现的裂缝(即各种矛盾与问题)而采取的不同手段。
五、飞箝(qian)第五
“飞箝术”意在运用褒扬之词钩出对方的意图,进行钳制、控制对方,已达到控制和掌握对方的目的。“飞”,即褒扬激励;“箝”,即钳制、控制。
六、忤合第六
“忤合术”是以反求合的方法。“忤”,是忤逆、反忤、相悖的意思。“合”是趋合、顺应、相向之意。“忤合术”的实质是“以忤求合”,认为要达到某一目的,实现自己的意愿,必须曲折求之,以此求彼。
七、揣篇第七
“揣术”讲的是“量权”和“揣情”,是游说的开始,本篇特指揣测人主之情,主要讲揣测人主之情的方法和意义。量权,强调要善于权量天下权势。即对一国的经济实力、兵员情况、地理位置、人才有无、国际联盟、民心背向等进行调查研究。揣情,强调要揣摩诸侯的实情。即选择有利时机,通过观察、询问、试探等手段,掌握君主的打算、意向等。
八、摩篇第八
“摩”篇是“揣”篇的发展和延伸,“摩”篇可以说是“揣”篇的姊妹篇。“摩”,即琢磨,讲摩触的方法。即在揣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对方进行接触、揣测。
九、权篇第九
《权谋第九》讲的是如何判断情势,从而运用合适的语言技巧说服对方。“权”即权宜、权变,意指度量权衡。所谓“量权”就是指根据所称物体轻重而变换砝码。谋臣说客在游说时就必须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不断改变说话技巧和方法。
十、谋篇第十
“谋”即谋略、谋划,指施展谋略计策。“谋”篇是游说策略的扩展,是“权”篇的姊妹篇。“权”篇注重形势判断,更多停留在分析阶段;“谋”篇则侧重于实事求是,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十一、决篇第十一
本篇主要论述决断正确的利弊以及决断的各种方法。“决”,即决断、决策。做决断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考验。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见,决断是成败的关键,关乎游说策士的前途命运。《鬼谷子》认为:凡是他人决断事情,都牵扯一定的利害关系。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也是游说策士们遵循的主要原则。
十二、符言第十二
“符”,即符合。本指先秦时期朝廷用来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信物,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言”,即言词。所谓“符言”,就是对身居高位的人提出的治理国家的行为准则,是君王常用的治国之道。“符言”追求的是言行合一,名实相符。它不仅是一个舌辩之士练就一身本事、言动天下的基础理论课,也是一个老练政治家畅通言路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
十三、本经阴符七术
本经阴符七术一共涵盖了七种权术,它们皆各有所指,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彼此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了一种既独立又联合,不可分割的关系。
前三节侧重于内在的修炼,包括内在精神、意志和思虑的养成。后世界讨论的则是由内而外运用内在精神的方法。以内在精神的充实为本,以内在精神的外用为末,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十四、持枢
“持枢”篇揭示的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凝结了鬼谷子对天道的深刻透析。
十五、中经
“中经”是鬼谷子鉴人、识才和制人的秘诀。“中经”主要论述的就是内动心计,外以制人的诸多方法,主张通过人的相貌来了解其本性,通过人的言语来了解其愿意。这是一种内在精神的运用,是“本经阴符”的外用。其目的是要控制人心,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