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债券的可购买性
(2013-01-15 14:39:58)
标签:
频率股票投资于该第一步之和杂谈 |
分类: 财务案例与研究 |
如何确定债券的可购买性
当债券价值大于债券价格时,应购买债券,反之,应出售债券。
债券的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的现金流出包括支付的利息和按债券面值偿还的本金。折现率为当时的市场利率或债券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1、新发债券的价值
新发债券指的是在一级市场上新发行的债券,新发债券价值指的是发行时的债券价值。各种新发债券价值的计算方法有:
【1】平息债券,平息债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即分期付息债券。
债券价值= I /m×(P/A,i/m,m×n)+M×(P/F,i/m,m×n)
其中,I表示债券年利息,m是每年付息次数,则I/m表示每次支付的利息。
【2】纯贴现债券(零息债券),是指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作单笔支付的债券。有两种形式:
(1)没有利息,到期还本。债券的价值等于债券面值的现值。如果没有标明折现方法,通常按年复利折现计算,则债券价值=债券面值×(P/F,i,n)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则债券价值=(债券面值+到期收到的利息)的现值=(债券面值+到期收到的利息)×(P/F,i,n)。
【3】永久债券,是指没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永久债券的价值属于永续年金现值。则债券价值=利息额/折现率。
2、流通债券价值的计算
流通债券是指,已经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债券。计算流通债券价值比较麻烦,分两步:
【1】计算出流通债券在下一个付息日的价值(需要加下一次支付的利息)。
【2】把流通债券在下一个付息日的价值折现到估价时点的价值。这个时候涉及“非整数计息期”,不能改变折现率,只能按照“分数折现期”折现。
【案例】某债券的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8%,发行日为2010年4月1日,到期日为2015年3月31日,债券面值为1000元,市场利率为10%,每半年支付一次历次(9月末和3月末支付)。计算2011年6月末时的债券价值的表达式。
分析:
对于2011年6月末而言,未来还有八次利息,下一次付息日为2011年9月末。
第一步:计算该债券在2011年9月末的价值
未来要支付的8次利息在2011年9月末的现值=2011年9月末支付的利息+其他七次利息在2011年9月末的现值=40+40×(P/A,5%,7)。
到期时支付的本金1000元在2011年9月末的现值=1000×(P/F,5%,7)。
所以,该债券在2011年9月末的现值=40+40×(P/A,5%,7)+1000×(P/F,5%,7)
第二步:把该债券在2011年9月末的现值折现到2011年6月末,折现期间为3个月。
3、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
【1】折现率
由于计算债券价值时,折现率在分母上,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折现率越高,债券价值越低。另外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由于折现期间越来越短,所以,折现率变动对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即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对折现率特定变化的反应越来越不灵敏。
【2】到期时间
1)对于每间隔一段时间支付一次利息的债券而言,在折现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呈现周期性波动,最终等于债券的到期值。
溢价发行的债券在发行后价值逐渐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下降,然后又逐渐上升,总的趋势是波动下降,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折价发行的债券,在发行后价值逐渐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价值下降,然后又逐渐上升,总的趋势是波动上升,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平价发行的债券在发行后价值准将升高,(升至债券面值和一次利息之和),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价值下降(降为债券面值),然后又逐渐上升(升至债券面值和一次利息之和),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前进,最终等于债券面值。如果是连续支付利息(这是理想化的状态,现实中不存在这样的债券),则不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
2)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而言,在折现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升高,最终等于债券的到期值。
3)对于只需要到期按面值还本,不需要支付利息的债券而言,在折现率不变的情况下,随时到时时间的缩短,气价值逐渐接近面值。
【3】利息支付频率
折价售出的债券,利息支付频率越快,价值越低;溢价出售的债券,利息支付频率越快,价值越高;平息债券,利息支付频率的变化不会对债券价值产生影响,债券价值一直等于债券面值。
4、债券的收益率
债券的收益率指的是到期收益率,是指以特定价格够阿米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所能获得的收益率,它是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债券购入价格的贴现率。
对于债券收益率,只有持有至到期,才能计算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针对债券投资而言。对于股票投资,由于没有到期日,因此不存在到期收益率。
当债券价值大于债券价格,或者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大于必要报酬率或市场利率时,应购买债券;反之,应出售债券。
对于打算持有至到期的债券而言,对于未来的现金流入折现时,如果折现率为必要报酬率或市场利率,则计算结果为债券价值;如果折现率为到期收益率,则计算结果为债券价格。由于其他条件相同时,折现率越大,现值越小,所以,当债券价值大于债券价格时,债券的必要报酬率或市场利率小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案例】有一种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的债券,发行时间是2009年2月1日,债券期限为5年,面值为1000远,发行价格是1050元,票面利率为10%,每年1月31日支付利息。2010年2月1日的市场价格为1020元,甲投资者打算按照市场价格购入并持有至到期。分析甲投资者投资该债券是否可行。
分析:
第一步:计算发行时的市场利率。
假设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k,则
1050=1000×10%×(P/A,k,5)+1000×(P/F,k,5)
当k=8%时,100×(P/A,k,5)+1000×(P/F,k,5)=399.27+680.6=1079.87
当k=9%时,100×(P/A,k,5)+1000×(P/F,k,5)=388.97+649.9=1038.87
利用内插法可知:
(9%-k)/(9%-8%)=(1038.87-1050)/(1038.87-1079.87)
解得: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8.73%。
第二步:计算甲投资者持有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假设甲投资者持有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w.则
1020=1000×10%×(P/A,w,4)+1000×(P/F,w,4)
当w=9%时,100×(P/A,w,4)+1000×(P/F,w,4)=323.97+708.4=1032.37
当w=10%时,100×(P/A,w,4)+1000×(P/F,w,4)=316.99+683=999.99
利用内插法可知:(10%-w)/(10%-9%)=(999.99-1020)/999.99-1032.37
解得:甲投资者持有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9.38%。因为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甲投资者投资于该债券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