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鼎信诺审计系统操作说明 6章
(2012-06-05 23:06:05)
标签:
转载 |
分类: 财务案例与研究 |
未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审计人员在实施实质性测试前,首先要核对被审计单位帐表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进行账表差异调整,因此未审会计报表中数据分为账面数、未审数和报表数,账面数是由通过被审计单位会计科目余额合计得到的,系统可以自动把被审计单位的科目与报表项目对应上,审计人员也可以通过拖拽方式来设置科目与报表项目的对应关系;未审数是由账面数加减账表差异调整数得到的,报表数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录入的,也可以直接复制未审数得到。如果未审数与报表数有差异,“差异”列将以红色显示出来,然后审计人员可以进行账表差异调整,直到差异消失。此外,账面数和账表差异调整两列默认是隐藏的。
操作如下:
先选择“会计报表未审会计报表” 菜单(如图:未审会计报表-1)。此时系统弹出“未审会计报表”窗口。
|
|
“未审会计报表”窗口是以EXCEL表格形式打开的。该表格工具栏中有一“加载项”选项(如图:未审会计报表-2、工具栏),在“未审会计报表”的“加载项”栏中有“报表对应科目”、“生成数据表数据”、“生成当前报表数据”、“未审到报表”、“显示/隐藏列”、“上期数”、“调整”、“打印设置”和“其他报表”按钮。
下面对各个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1、“报表对应科目”按钮:
1.1在“会计报表”中,点击“报表对应科目”(图报表对应科目-1)按钮,系统会弹出“按报表对应科目”表页(图 报表对应科目-2),系统开始自动建立被审计单位科目余额与报表项目的对应关系,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这三个科目会自动对应到货币资金报表项目中。审计人员鼠标左键单击“项目名称”下“货币资金”科目,右侧的科目列表中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这三个科目会变蓝,表示报表项目“货币资金”是和科目列表上“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这三个科目对应的。也可以将科目余额表中明细科目与报表项目作对应。例如,在损益表中需要将“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与科目余额表中明细科目“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作对应。
图 报表对应科目-1
图 报表对应科目-2
1.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修改报表对应关系,可将鼠标移至需要修改的科目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拉菜单,审计人员可以删除此科目已经建立的报表对应关系(图报表对应科目-3),同时对应科目的底色由绿色变为白色(图 报表对应科目-4);审计人员还可以用鼠标左键拖动科目到报表项目上,点击“保存”按钮,这样就可以建立该科目和报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 报表对应科目-3
图 报表对应科目-4
报表项目的未审数是由该报表项目对应科目的未审数计算得到的(选择不同的页签来切换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科目背景是绿色的表示已经建立了报表项目的对应关系;白色的表示还没有建立对应关系。没有对应关系的科目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建立对应关系。说明:在损益表中“期初未审发生额”列的数据是通过手工录入的。若存在多年账套的情况下,未审上期发生额则会自动取出数据,无须手工输入。
注意:在“科目列表”中审计人员可以用Ctrl或者Shift键配合鼠标左键选中多个科目通过拖动对应到“会计报表”的报表项目中。
审计人员可以选择一级科目对应到报表项目上,也可以选择其他级次的科目进行对应。通过选择“报表项目对应科目”右上方“全部”、“已对应”和“未对应”过滤条件,可以方便浏览审计人员关注的科目(图报表对应科目-5)。
图 报表对应科目-5
1.3 当科目对应报表项目完成后,企业的未审会计报表也就生成了。系统会校对资产负债表左右两侧是否满足平衡关系。如果不平衡会计报表第4行会用红字报警,并给出差额。
说明:系统支持通假字的对应,因为被审计单位千差万别科目名称也可能在写法上有差别,但是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或者应收账款都能对应到报表项目的应收账款上,因为账和账系统会认为是一样的,同样溢和益也是一样,审计人员可以在“系统”菜单下的“基础信息维护通假字”中进行设置。“未审会计报表”形成后一定要“保存”否则,工作底稿审定表和明细表可能没有数据。
从“报表对应科目”表页中可以查看某一科目的科目明细账,在“报表项目对应科目”表页中“科目列表”下点击科目左面“+”号就可以将相应科目的明细科目显示出来,然后双击明细科目就可以打开相应科目的明细账。
注意:当对应关系建立好了请点击工具条上的保存图标,保存已选用的会计制度和对应关系。
2、“生成数据表数据”、“生成当前表数据”
“生成数据表数据”:报表数据有变动后,可以点击此按钮,会生成最新的该EXCEL表格下“数据表”中数据,未审会计报表中各项目数据都是重“数据表”中取数据。
“生成当前表数据”只生成最新的该页面显示的EXCEL表格数据。
3、“未审到报表”
4、“显示/隐藏列”按钮:点击“显示/隐藏列”按钮,系统弹出“显示隐藏列”窗口。(图显示/隐藏列-1/2)在“显示栏”中选中对应的“列名称”后,系统将在报表中显示选中的列。反之,如果想要隐藏报表中某列,可将“显示栏”中的“√”去掉。
图 显示/隐藏列-1
|
图 显示/隐藏列-2 |
5、“上期数”按钮:点击上期数按钮 ( 图 上期数-1),下拉菜单中显示“报表上期数”、“科目上期数”、“生成上期发生额”三个选项。
5.1“报表上期数”按钮只适用于利润表,当审计人员只导入一年数据,鼎信诺审计系统无法生成利润表上期数。审计人员需要打开利润表,然后单击“上期数”--“报表数”按钮(图 上期数-2,如图所示,系统提示“报表上期数的L列单元格已经取消写保护,现在可以手工填写报表上期数”,这时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上年报表填写本年利润表发生额。如果不点击此按钮,单元格是在锁定状态中,审计人员无法录入数据。
图 上期数-1
图 上期数-2
5.2“科目上期数”按钮:点击科目上期数按钮(图科目上期数-1),弹出“手工录入科目上年数” (图 科目上期数-2表页,在该表页审计人员可以手工填写上年数,保存即可。
,
图 科目上期数-1
图 科目上期数-2
友情提示:
“报表上期数”按钮用于“损益表”中“账面上期发生额”的数据录入。点击此按钮后录入数据,然后点工具栏中的“保存”。数据会直接保存在报表项目中,而科目余额表不发生变化。如果使用“科目上期数”按钮输入数据,数据首先保存在科目余额表中,然后通过科目余额表再重算一次报表,从而反映到损益表中。
6、“调整”按钮:点击“调整”按钮(图 调整-1),下拉菜单显示“负值重分类调整”、“期初帐表差异调整”、“期末帐表差异调整”三个选项卡。
图 调整-1
6.1点击“负值重分类调整”按钮,弹出“负值重分类调整”表页(图 负值重分类调整-1)。此差异主要是由于被审单位会计报表中做过重分类调整,导致往来科目的余额和报表项目的数值不一致。
余额为负值的科目,如果企业做过负值重分类调整,审计人员需使用“负值重分类调整”命令(图 负值重分类调整-2)。将需要调整的科目打勾,选择表页上方“期初重分类”或“期末重分类”;点击“自动对应”按钮,弹出“设置科目对应关系”表页(图负值重分类调整-2),在页面右侧选择需要重分类的对应科目并用鼠标左键拖拽到页面左侧“对方科目编号”下方,点击“确定”;回到“负值重分类调整”页面后,选择表页右下方“期初调整”或“期末调整”(注意,此时选择的“期初调整”或“期末调整”要与选择表页左上方“期初重分类调整”或“期末重分类调整”一致),关闭该表页,系统会按调整的数据重新计算报表。对账表差异进行原因分析和调整分录,保存即可。
图 负值重分类调整-1
图 负值重分类调整-2
6.2“期初帐表差异调整”、“期末帐表差异调整”按钮:点击“其他报表”按钮,会显示出“期初帐表差异调整”、“期末帐表差异调整”选项,点击“期初帐表差异调整”选项,弹出“期初帐表差异调整”表页(图帐表差异调整-2),添加调整分录,然后保存调整分录。详细操作会在第九章介绍。
图 帐表差异调整-1
图 帐表差异调整-2
7、“其他报表”按钮:点击“其他报表”按钮(图其他报表-1),下拉菜单显示“未审会计报表”、“试算平衡表”、“已审会计报表”。点击相应表页可进入相应表页界面。
图 其他报表-1
8、“重算”按钮:此按钮主要用于科目余额数据发生了变化后,未审数需要重新计算。例如,科目余额发生了变化,或者添加了报表项目等,需要“重新计算”。
9、打开审计工作底稿:
如果审计人员要进入某个报表项目的实质性工作底稿,可在该报表项目上点击右键,选择“打开底稿”既可打开该报表项目对应的实质性工作底稿。(关于实质性工作底稿请参见第八章实质性测试)如果这是一个新加的底稿、没有对应的工作底稿或者这是这个工作底稿被删除过,那么系统会弹出底稿列表窗口(如图:打开工作底稿-1)用于选择底稿。
|
|
图:打开工作底稿-1 |
图:修改报表项目-1 |
注意:系统默认的底稿在C:Program FilesDinkumsj3.0personhydemo下的几个文件夹中,审计人员可以自行选择。
审计人员可以从系统默认的底稿C:Program FilesDinkumsj3.0personhydemo下删除底稿。
注意:删除底稿不能恢复,请慎重使用。该操作不会影响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
修改当前报表的信息,如报表项目的编号(该编号会影响到集团合并,相同编号的报表项目在汇总时会被加和在一起),报表项目的名称(该名称会影响到实质性测试的底稿的表头),借贷方向(方向设置会影响到报表数的正负)(如图:修改报表项目-1)。
设置当前报表项目,在报表项目上点击右键(如图:修改当前报表项目-1),选择“设置当前报表项目”,选择的报表项目底色由白变灰,该报表项目对应的期初和期末数公式将起作用。
|
|
图:修改当前报表项目-1 |
图:设置当前报表 |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如果缺少某些报表项目,或认为某些报表项目没有使用到就可以使用该功能添加项目或删除项目。在审计人员点击插入项目(如图:插入报表项目)后,系统会弹出“设置当前报表项目”窗口(如图:设置当前报表项目),在此窗口中选择“项目类型”和“对应底稿”然后输入“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显示项目名称”、“借贷方向”。其中选择的“对应底稿”是当前插入的报表项目所对应的实质性工作底稿。
在会计报表中会添加一个空行,审计人员在报表项目对应的空行上填上要添加的报表项目名称,然后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当前报表项目”(图设置当前报表项目-1)。系统自动在报表项目后添加公式,并将该项目设为只读,审计人员不可以直接修改。在会计报表中当某一报表项目不需要时可以使用删除报表项目功能。此项目自动消失,未审报表中该报表项目导入数据丢失。
|
|
图:插入报表项目 |
图:删除报表项目 |
在报表中,如果审计人员要以手工方式录入数据,可以在要录入数据的单元格上点右键,选择“清除公式”菜单,然后录入数据。注意:可以选中多个单元格进行操作。(如图:右键菜单-1)
|
|
图:右键菜单-1 |
图:右键菜单-2 |
在未审会计报表中,审计人员可以自定义公式来取得报表项目的数据。具体操作:双击要获取数据的单元格,此时在报表的列标上方出现了一个公式录入窗口。(如图:公式录入窗口)上图
|
图:公式录入窗口 |
中的公式为系统默认的取数公式,如果审计人员想自己定义公式,可以将上面的公式删除,然后输入新的公式,按回车键即可。如果审计人员输入的公式有语法错误,将无法保存公式。
下面将重点讲解系统为审计人员提供的两类公式。
1.“表头信息”公式:“表头信息”公式是用来设定报表项目表头信息的。报表项目的表头信息主要有报表的名称、报表的截止日和被审计单位名称。系统为审计人员提供了一个简易的函数向导,具体操作是双击要设定公式的单元格,然后在公式输入窗口的左侧点“ ”按钮,系统弹出“函数向导”窗口。(如图:函数向导窗口)然后双击“表头信息”,此时“表头信息”将被写入公式输入窗口,审计人员可以参照“函数向导”右侧的“函数列表”将“单位名称”、“项目名称”等参数输入“表头信息”后面的括号内,然后点“ ”按钮或者按“回车”键即可。
|
|
|
图:函数向导窗口-1 |
2.“取报表项目数”公式:“取报表项目数”公式是用来取报表项目中各种类型的数据,具体操作与“表头信息”公式相同,点“ ”按钮,系统弹出“函数向导”窗口。(如图:函数向导窗口-2)然后双击“取报表项目数”,此时“取报表项目数”将被写入公式输入窗口。然后审计人员要在“取报表项目数”后面括号内手工录入要取数的报表项目和取数的类型(取数的类型在函数向导中列示,供审计人员参考)。例如,审计人员要取“货币资金”的未审期初数,可以在公式输入窗口中输入“取报表项目数(“货币资金”,“未审期初数”)”,然后点“√”按钮或者按“回车”键即可。
|
图:函数向导窗口-2 10、“打印”按钮:点击“打印”按钮,弹出“打印设置”对话框(图 打印 -1),审计人员可在此表页设置表页打印格式。 图 打印 -1 |
选择“会计报表试算平衡表”菜单(或者点击“完成阶段”中的“试算平衡表”)就可以打开试算平衡表窗口。
选择“会计报表/已审会计报表”菜单(或者点击“系统窗口”的“已审会计报表”)就可以打开已审会计报表,已审会计报表不用再进行对应关系,报表中的数就是审定后的数。在打开已审会计报表之前必须打开过未审会计报表。
实质性测试分工可以实现多人同时操作一个项目时,项目负责人可以按照业务循环或按会计报表项目分工给不同的审计人员,只有底稿的所有者才能修改底稿,其他审计人员只能浏览。注:审计人员可以在菜单 系统用户维护添加用户 中增加审计人员(图:实质性底稿分工-2)。
图:实质性底稿分工-1
图:实质性底稿分工-2
窗口中包括:“当前审计人员”、“底稿状态”、“循环分类”和“有数据”四个过滤条件,“指定编制人”、“指定复核人”和“指定质量复核人”三个分工按钮,一个“关闭”按钮。(如图:实质性底稿分工-1)
过滤条件是按照打“√”的条件对全部实质性底稿进行过滤;
分工按钮是在下方的实质性底稿中点击选择底稿,使选择的底稿底色变蓝后,点击分工按钮,选择底稿所属审计人员,确定即可;
注:底稿列表的前三列分别是“编”“复”“质”分别代表底稿的编制状态、复核状态和质量复核状态,红色代表未开始,黄色代表正在编制,绿色代表完成;
复核实质性底稿是显示当前审计人员有哪些所属底稿,每个底稿具有哪些控制权限(包括:编制、复核和质量复核)。该窗口与“编制实质性底稿”窗口不同在于该窗口中缺省的过滤状态是已分工的底稿。
窗口中包括:“当前审计人员”、“底稿状态”、“循环分类”和“有数据”四个过滤条件,一个“关闭”按钮。(如图:复核实质性底稿)
过滤条件是按照打“√”的条件对全部实质性底稿进行过滤;
注:在底稿列表中,双击即可打开该底稿。
图:复核实质性底稿
编制实质性底稿是显示当前审计人员有哪些所属底稿,每个底稿具有哪些控制权限(包括:编制、复核和质量复核)。
窗口中包括:“当前审计人员”、“底稿状态”、“循环分类”和“有数据”四个过滤条件,一个“关闭”按钮。(如图:编制实质性底稿)
过滤条件是按照打“√”的条件对全部实质性底稿进行过滤;
注:在底稿列表中,双击即可打开该底稿。
图:编制实质性底稿
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就是审计人员需要根据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的结果来对实质性测试程序进行分析和删减。系统默认是全部审计程序(图: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窗口中包括底稿名称、审计目标、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结果和审计程序。
底稿名称:点击某个底稿名称后,右侧的审计目标、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结果和审计程序会显示相应的内容;
审计目标:按照财务认定列示出审计目标,其内容是不能被删减的;
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结果: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后,结果会列示在此表页中。并且会和风险导向评估工作底稿以及控制测试工作底稿建立勾稽关系。最终还能勾稽到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底稿中。
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根据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的结果加上个人的职业判断,可以综合考虑本项目需要实施的审计程序,在“选择”列中打“√”,“√”表示实施该实质性审计程序,否则不执行该审计程序,最终打开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底稿中的审计程序就会有所变化。
图: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选择“会计会计政策调查表”菜单,系统弹出“会计政策调查表”窗口。(如图:会计政策调查表-1)
|
图:会计政策调查表-1 |
审计人员要填写某个项目的数据可以双击该项目所在行,项目数据所对应的列。此时系统会弹出一个选择窗口,选择一个适合的数据项即可。例如我们双击“财务制度”行“项目数据”下方单元格,会显示出“财务制度可选项”表页(如图:会计政策调查表-2),鼎信诺为审计人员归集了“企业”和“小企业”两种财务制度供选择。以此类推,审计人员可以在此表页设置被审计单位所适应的行业环境以及相关税率,设置结果将会连接到相应底稿当中。
|
|
图:会计政策调查表-2 |
|
u
审计人员点击菜单“会计报表”下的“报表项目维护”按钮后,可以打开“报表项目”维护窗口。
|
|
|
图:报表项目维护 |
在此页面,审计人员可以修改报表项目和底稿的对应关系;但是不能输入以及修改报表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发生额等数据,因为报表项目的数据是由凭证汇总得来。
在该窗口中,系统可以自动把被审计单位的科目与报表项目对应上,审计人员也可以通过拖拽方式设置科目与报表项目的对应关系。
表页右上方有三个按钮,选“全部”所有科目全部显示出来,选“已对应”显示有对应关系的科目,选“未对应”显示没有对应关系的科目(图 报表项目对应科目)。
图 报表项目对应科目
打开“会计报表报表项目对应底稿项目”选项,审计人员在该窗口设置报表项目和底稿的对应关系。鼎信诺审计系统可以根据会计准则自动把报表项目与底稿项目对应上,但审计人员也可以根据项目要求,通过拖拽方式设置报表科目与底稿项目的对应关系(图报表项目对应底稿项目-1)。在底稿项目的具体名称点击右键可以删除与报表项目的对应关系。
图 报表项目对应底稿项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