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4-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2013-06-18 10:17:14)
标签: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

读书

旅游

分类: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

P90

在陶诗中,最常用的形象有松树、菊花、鸟。一般说起来,陶渊明在用松树和菊花的形象时,象征的含义是比较固定的。松和菊都是耐寒的植物,它们能够抵抗寒冷的风霜,保持自己的品格。但陶渊明在用鸟的形象时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他说:「久在樊篱里」(《归田园居》五首之一),那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不自由的鸟,它被世界上很多事情所约束、限制;他说:「望云惭高鸟」(《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那是一只高飞的代表自由的鸟,它不受人世间种种事情的限制约束;他说:「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之五),那是一只找到归宿的鸟,正在飞回巢中。而且,陶渊明所用的鸟的形象到底是哪一种鸟?是燕子、喜鹊,还是乌鸦、麻雀?他都没有说。那是一种普遍的、概念中的鸟,而不是现实中特定的某一只鸟。这也是陶诗中鸟的形象的一个特色。

那么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所说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是「栖栖失群鸟」。一个人写诗写得好,一定是他通过文字传达情意传达得好。而文字能否传达好你的情意,首先在于你能否选择最适当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次在于你叙述的口吻。现在陶渊明用了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只鸟,他说它是一只「栖栖」的失群鸟。这两个字用得非常妙。一般中国的读书人,看到「栖栖」这两个字,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论语里的一句话:「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这是微生亩问孔子的话。微生亩是一个不肯出来做官的高隐之士。大家知道,儒家的理想是「学而优则仕」--读书读得好就出来做官。因为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读书明理后有了很好的品德修养,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读书修身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的。尤其是孔子所生的那个时代,社会上礼崩乐坏,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事情。孔子周游各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要看各国的君主有没有人肯任用他,肯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因此他总是在各国之间跑来跑去。

P92

他说:“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为什么说“日暮”?因为日暮是大家都应该休息的时候了。一个人,在暮年时应该已经找到自己人生的归宿。可是陶渊明说,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我的归宿,就像那只栖栖失群之鸟,在日暮的时候还独自飞来飞去,找不到一个可以落下来的地方。

 

以上文字摘自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及拟古诗》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诗-4-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