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有效保护宜兴古桥的几点建议

(2014-01-28 21:49:16)
标签:

古桥保护

分类: 古桥

   

   关于有效保护宜兴古桥的几点建议

    古桥,是水乡的标志,是宜兴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宜兴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近年来,我市政府对古桥这一历史文化遗存十分重视,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古桥的保护力度,使一些古桥在数百年后仍完好伫立、充满生机。但我市古桥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极具难度。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亟需改变的状况,具体如下:

 

    一、古桥“名单”不完整。

    仍然有个别具历史价值的古桥至今没被列入文保名单。如南新里塘渎桥、同庆桥,钮家西荡桥、万寿桥,新庄龙珠桥、新渎桥,和桥永宁桥等。

 

    二、古桥保护碑不规范。

    1、现在保护名录中的古桥绝大部分有保护碑,但个别还没有。如庵桥、洋塘桥、常安桥、新渎永安桥等。

    2、保护碑文不规范,如同为宜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谢桥(宜城镇区)和官林桥(官林镇区)的碑文就有极大差别。官林桥正面为文物级别、文物名称、年代、立碑时间、立碑单位等,反面为桥梁的别称、地理位置、年代、桥梁各部分测量数据等。谢桥则只有正面刻有相同信息,反面呈空白。反面有内容的保护碑,内容也不尽相同,有些有经纬度,有些只有一个地名,有些有桥梁相关数据,有些没有。

    3、碑文砌造的地点不统一,绝大部分距古桥几米处,但个别保护碑建在古桥台阶上,如王婆桥。个别保护碑被人为推倒数年无人问津,如圩渡桥(新庄)等。

 

    三、少数古桥对应的古桥碑保护不力。

    这里指是古桥修建当年同时铭刻的古碑,对研究相应的古桥和古桥周边当年的历史风貌有重大意义,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绝大部分的古桥碑在岁月流逝中已经遗失,仅小部分还在,但个别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有的随意散落在近旁、有的被当做河埠、有的已经开裂、有的被移至别处。如:永兴桥(徐舍)、永兴桥(范道)、马塘桥(芳桥)、中阳桥(周铁)、新渎永安桥(高塍)等。

 

    四、个别古桥被违规移建甚至拆除。

    移建的有旺渡桥(高塍),违规拆除的如永济桥(位于范道)。其中永济桥是市级文物控制单位,2009年左右被拆除后至今不知所终。

 

    五、部分古桥破坏严重,丧失古桥风貌。

    1、几十年里,人为改建严重损害桥体。如洋塘桥(新庄)、尊显桥(新庄)、曹家桥(新庄)、永思桥(新街)等相当一部分古桥,人为覆盖了一层砖石和水泥。屺亭车家桥甚至把拱桥上拱半部分推平,做成了水泥平桥,严重破坏古桥原貌。

    2、由于文物贩子的疯狂偷盗,导致个别古桥的精美构件遗失。如马斯渎桥(南新)的龙头、南草塘桥(开发区)的栏杆等。

    3、古桥上的违规搭建。如王婆桥堍上私人建造的“遇难同胞纪念碑”、新渎永安桥边的农民依着桥身造的鸭棚等。

    4、个别古桥边新造的桥离古桥太近。如周铁的青龙桥、武昌桥等,新桥几乎贴着古桥,破坏了人们欣赏古桥的视角,也破坏了古桥的美感。

    5、个别古桥在整修的过程中没有尽力做到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存古桥原貌。如裕兰桥(丁蜀),此桥原本是有桥联的,以前被桥边的一座民居及部分浜岸覆盖,这次维修过程中也没有恢复出来。又如,个别古桥维修的时候没有尽量去用一些老构件,新的砖块和老的花岗岩、青石混砌格格不入。

    6、很多古桥桥身上长满灌木,灌木从石缝里钻出、恣意伸展,严重破坏了桥体,甚至有些已经造成桥体的变形。如马斯渎桥(南新)、庵桥(高塍)、新渎桥(新庄)等。

 

    六、古桥使用的安全堪忧。

    很多老桥至今仍在使用,但是两边没有扶栏,对人对桥都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如周洛桥,近些年每年都有开电动车的乡民从桥上摔河水,甚至有百姓因此身亡的,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南新滆南的同庆桥。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桥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建议如下:

 

    一、落实责任,完善制度。

    1、建议相关部门应出台规范古桥保护的制度,以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管理保护古桥。

    2、加大古桥保护的人力投入。古桥所属地——村、镇等要建立层层落实的保护制度,有奖有惩,可以采取古桥边村民、各级文化站定期巡查上报的机制。

    3、建立古桥保护的举报制度,一旦发现有古桥买卖、古桥构件被盗等情况,相关部门要及时干预。文管部门可以向社会公布一个保护文物(古桥)的热线电话,并对经调查属实的举报者进行奖励。

    4、坚决杜绝倒买倒卖古桥的现象(如2012年南新的万寿桥)。对于违规拆除移建古桥的行为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惩(如高塍永济桥),并及时向全社会公布,以儆效尤。

 

    二、分类研究,排查问题。

    1、迅速把遗漏的古桥列入保护名录。有两个途径,第一是乡镇认真筛查,及时上报。第二是宜兴民间现有许多热爱古桥的“桥友”,及时向桥友征集新发现的古桥情况。

    2、关于古桥的保护碑文,没有的尽快补,有的尽量规范,建议出台标准的碑文格式。

    3、散落破坏的古桥碑铭应该统一收集,或集中安放,或在古桥边用合适的方式安放。

    4、破坏严重的古桥,可以视情况铲除桥面水泥,恢复台阶、龙门石等古桥原貌。有关部门可以对古桥上、古桥边的违规建筑进行集中整治、拆除(根据《市政府关于划定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相关古桥边数十米范围内都是建设控制地带)。

    5、对于仍在使用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古桥,为方便百姓、保护古桥,可以在近旁建新桥,但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6、古桥上破坏桥体的灌木,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力定期检查、科学割除。

 

    三、明确目标,分期实施。

    1、在排查好各类问题的基础上,要有效计划,分期分批对全市范围内的古桥进行有步骤的全面整修。

    2、古桥的整修一定要有专业人士把关,尽量做到修旧如旧,不能盲目使用新石料、水泥等,破坏古桥美感。

    3、对于马斯渎桥(南新)、衔哺桥(张渚)等危桥,要加快整修力度。

 

    四、融合旅游,展现风采。

    1、很多市民对宜兴的陶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都很熟知,但对宜兴丰厚的桥文化却知之甚少。应利用各种公共媒体加大对宜兴古桥的宣传力度,激发人们对古桥的了解与热爱,从而达到爱惜保护的目的。

    2、可以在宜兴整体旅游框架内加入古桥元素,设计相关旅游路线,让更多外地游客了解宜兴古桥,从而丰富宜兴旅游的内涵。

 

    人们可以从建筑和人文景观中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那些历经上百年风雨沧桑的古石桥,是岁月的流年中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因为有那么多古桥在身边,我们文化的传承才是流畅和清晰的。希望能够通过全社会的齐抓共管,真正达到保护古桥的初衷,让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富底蕴、更有底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