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雪野•衔哺桥

标签:
宜兴古桥张渚衔哺桥小祝陵村石拱桥 |
分类: 古桥 |

P1
雪野中,一座基本被荒弃的拱桥孤独挺立,桥边瘦弱的老树伸出萧索的枝桠尽力触向蓝天。
夕阳西下,镜头里,野草枯木挡住了老桥的部分躯干,
蹲在干净的雪地,四周万籁俱寂,
我察觉到那风景正在向我搭话,那是真正的没有被侵蚀改变的原乡的形态,
素朴、原始、真切、野趣横生……
就这样,一幅幅唯美的画面猝不及防蓦地展现,以至于需要平复内心的激动,以免拿着机器的手些微的颤抖。
数日后再来整理这些片子,理解了是怎样的心结,促使我十天里去了两次,
就因为这样的环境,真真是符合古桥特质的,是和谐的包容的不冲突的,
是我这样的爱桥人所愿意看见的……
P2
这偏远的老桥,七拐八弯,莫不是熟人带路,真是很难找到。
本篇很多片子显示出同样的角度,但因为气候的不同显示出别样的情致,
这样的对比,让人心生欢喜。

P3
不时想起金庸古龙文字的一些场景——
苇丛老桥,古道西风,
或许此时该有个戴着斗笠、配着弯刀、骑着白马的大侠从近旁的古道疾驰而来……

P4
在行走宜兴古桥的一年半载里,邂逅了各式各样的古桥,
有些被修葺得面目全非,有些则周遭的环境与之完全不合,更有些已然接近坍塌湮灭,
在这个过程里,拍摄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
无论怎样,哪怕形制改变得极其丑陋,哪怕环境怎样的背驰,
都会记录,先记录下来再说,有总比被摧毁好吧!
而眼前这样的,是我最希望相逢的——没有被整修过,环境也十分相合。
如果每座老桥都以这样的姿态出现,简直感觉是一种幸福了!
九天后,大雪纷飞,这个冬天江南真正意义上的大雪整整下了三天。
第三天向晚时分,踩着一片纯净,再次抵达。
P5
站在桥中央,东眺,初见有惊艳的感觉!
蓝天碧水在秋风的沉淀下变得更为深沉,与浅黄褐色的衰草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一抹远山淡然栖息在小河尽头,尘世的喧哗此刻依然遥远——
这清朗的山水田园,似乎亘古就如此安稳地存在着,只是今朝,我才与你邂逅!

P6
退后,竖幅,把老桥的龙门石和近水远山一齐收入镜中,
这样的动作每每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抖抖索索,生怕一不小心跌入身后冰冷的河水!
人不要紧,重要的是相机,相机坏了,那可不是心痛,是心碎啊!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为了万一,俺决定今年一定要把游泳学会了

P7
远山在白雪的迷蒙中渐渐隐去,水影敛泊着岁月,一年四季的轮回,在这里平静的交替。
每一颗躁动的灵魂,在这样的蓝与白面前,都会荡涤成透彻的纯净!
P8
唠叨至此,还没有好好介绍下这座古桥的生平呢!——
衔哺桥,位于张渚镇凤凰村塘家圩与小祝陵村之间,为单孔石拱桥。
——这句话是我翻遍所有资料仅能找到的关于他的信息。
宜兴市文保资料里有他,却没有更多的详细数据,甚至在桥边,连惯常应有的保护石碑都没有!
这样苍凉破败但魅力依旧的一座桥,哎!!

P9
去之前就感觉凤凰村、衔哺桥这名字里就包含了很浪漫的故事。
林子老弟的同学曹庆云正好是这个村的书记,他的一番话基本也和我的猜测相同——
传说旧时曾有只七彩凤凰飞抵此处,盘旋良久,所以这里就叫凤凰村。
凤凰继而还在河边的古井井栏和这座桥上停了一会,衔枝哺雏,故此桥桥名“衔哺桥”。
——这样一个传说自然是百姓杜撰的了,
但其衍生出来的美丽画面和实实在在延续下来的地名却令人对此地更增了几分热爱!
P10
话说这衔哺桥是南北向的,桥南是凤凰村,桥那边便是小祝陵村了!
张渚镇善卷是著名的梁祝故里,有祝陵村(相传祝英台陵寝所在地),
而这里缘何称之为小祝陵村,暂时俺还没有了解到,此地与“梁祝”相关的物事非常地多,
这也是我明年要进行的一个主题,此处先按下不表了。
以下是衔哺桥四个方位十天内相同角度不同景致的对比图。
桥东南方。
P11
江南的雪天本就不多,有雪的日子天大都是阴沉的,能遇上蓝天就更难得了,
所以这样清澄的蓝天加上丝丝缕缕若隐若现的白云简直让我们有些欣喜了呢!
P12
桥西北方。
曹书记说,桥两侧原各有一对龙头,后因村庄之间为河道运输起了冲突,被村民砸掉了,
这个角度向阳,可以清晰滴看到被砸掉后触目的“伤疤”!
试想龙头若还在,该是怎样的精美啊!

曹书记说,2011年他决心把龙头修好。而且要为老桥树块碑,以免再生事端。
祈愿地方领导能修旧如旧,还老桥本来面目。
P14
桥西南方。
P15
被淤塞的河道此时也变得美丽纯净。
这样的乡野,这样的古桥,构成一幅唯美的画面!
P17
P18
第一次去时,桥上和桥边的野草都有被烧过的痕迹。
在这里,放野火烧野草是很多大人孩子都喜欢的游戏,只要不致引起火灾,
空旷的原野上,烈烈西风中,伴随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焰火,仿佛回到可以任意撒野的童年!
P19
被踩踏的有些坍塌凌乱的石阶,一层层黄土——这是我见过的最“土”的老桥台阶了!
似乎刻意证明自己是农村的桥,是从这土地里长出来!
P20
俯下身子拍了这些芒草——
下雪的时候雪花慢慢从下方堆积起来,而它们兀自桀骜挺立,
有时连树枝都被大雪打折了,草枝还是这样挺立着,
经历了深雪与劲风的冬季,春回大地,它们又会打个哈欠伸个懒腰,速速地生出葱茏的绿来。
俺不是诗人,但还是想歌颂这黄褐色的芒草,无法违抗命运却坚韧乐观地迎接磨难,
人,有时候是要从自然中学点儿精神滴——
扯远啦,继续老桥——
P21
我是个路痴,这衔哺桥本就偏僻,第二次和田田同去时,走的又不是第一次的路,
只好半道拉了这位姓陆的大叔指路,大叔热心说本就无事,近了,带你们去吧!
桥上雪漫漫,俺说这下面还有一块漂亮的龙门石呢,大叔遂一脚一脚滴把雪蹬开——
这圆形螺旋花瓣纹的龙门石冰雪封锁下愈发清丽了!!
P22
河岸秋野。
P23
河岸冬野!
相隔数日,竟然会几乎一样的地儿咔嚓,我自己也要晕了

P24
秋野的一些物事。
这草垛子让我想到莫奈的画。而这笔直的躯干和枝桠呈现出来的姿态一直是内心喜欢的。
P25
这是啥,蒲公英乎?
P26
雪后田野的肌理。或曲或直。
原本黄绿相间的原野而今闪烁着熠熠辉光!

P27
前往衔哺桥的埂边,一座竹制的便桥,第一次去还木有发现!
一桥一树一草屋(可惜还有一电杆忘了P掉
),颇有些“驿外断桥边”的小意境!

P29
一叶扁舟任漂突。可惜这舟的方向不对,呵呵!
P30
金色的迷人的光。
喜欢这样温暖又清朗的色调,雪姑娘是一位大师,能把神马都描绘的素雅美丽!
P33
这位就是第二次去时给俺们带路的陆叔。
矿上退休后,做花木生意,买卖不错,瞧这打扮就不像干农活滴银呢

谢谢您!
P34
这位不用介绍了,从林子博客偷过来的,
稍微加工黑白了下,这齿疏发稀的老桥黑白后更显沧桑!
细看,俺这是应该在拍P6吧,所以文字详见P6!
好了,基本结束!
2010农历年的最后一座老桥——衔哺桥!
————————————————————————————————————————————————
闲言碎语:


+———————————————————————————————————————————————
2013年10月9日
偶见陶都大渔博客有关于此桥的传说,转啦!谢谢大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