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桥——兴隆桥

标签:
宜兴古桥兴隆桥范道古桥群佳能原创 |
分类: 古桥 |
P1
宜兴有两大古桥群:大塍古桥群和范道古桥群。
前者在九里水路上共有王婆桥、长春桥、上塘桥、小芳桥以及现已毁灭的岳阳桥五座,
古有“九里五顶桥、撑蓬不如摇”的说法,
大意是拱桥密集,撑船的话不能扬帆,只因刚刚扯起风帆就需过桥洞,得落帆了。可见桥之密集。
范道古桥群也有五座老桥,且都保存完好,
分别是分布于梅家渎村的秀凝桥、贺家渎村的永兴桥、兴隆桥、朱家渎村的永年桥、永丰桥。
在《阴霾下的新渎永安桥》一文中曾经引用过这图,这回连着文字再用一次!
滆湖(左上角)是苏南地区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泊,也是未经人工雕琢的一块璞玉。
宜兴的滆湖南岸地区,水网密布,历来是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也是人文荟萃的风流之地。
滆湖南岸有数条河流,从南往北笔直地汇入滆湖,当地人称之为“渎”。
而渎边的村庄,就沿着这些河岸长长地分布着。
我在原图基础上特地标出了这些:新渎、吴家渎、梅家渎、贺家渎、朱家渎,
这些渎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一大批完整的古桥,
它们就像水乡里一粒粒百年前的遗珠,密集散落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土地上。
今儿的主角兴隆桥,就位于范道贺家渎上。
P2
清光绪十一年。仝善重建(仝姓在我们这里极少呢!)。
太喜欢这苍老厚重的字体,只是不晓得“隆”字为啥写成这样。
兴隆、永兴、永济、永年、永丰、永安——这些兄弟般的桥名莫一不蕴含着祖上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单孔石拱桥,东西向。
簇新的路灯优雅挺立,马赛克镶砌的小楼,齐整的水泥路面,
为啥本篇起名《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桥——兴隆桥》,这张已初见端倪。
P4
两边各有石级12、15级。青石、花岗石混砌。桥长15,桥孔净跨4.8米,矢高2.75米。
弱弱滴说一句,这破了一角挺有味道,比原本周正的好
和新渎永安桥一样,也是很工整的车道凹槽,光滑刚劲。
百余年前碾过的是马车,现在方便的则是单车摩托。
桥面的龙门石非常的完好,最常见的水纹形制。
此桥前后也去过两回,冬季和夏季。
这张是今年大年初七拍的,花岗石缝隙里残留着一些瓜子壳儿,
想来都是过年串门的大妈婶子们过桥时留下的纪念。
站在桥上北望。
废弃的水泥船很是规模。彩旗飘飘,就像新农村建设一样的飞舞喜气
南眺。
兄弟,知道啥叫新农村建设吗,第一步就是把墙刷白,把路修好,必须滴——
有些朋友很是不喜欢范道的这几顶老桥,说近旁的房子太新了,没味道。
我倒是感觉这也是当下时代的真实反映,凭什么一边有座老桥,人就必须得住破房子捏?
俺,纪实罢了,有些桥可以拍的很糖水,有些桥,就让它是白水吧,真实纯正!
夏天的那次,遇到往滆湖运虾笼的机帆船。
旧时交通不便,出入都靠着水泥船,而今它悄然退出历史舞台,被经年累月滴默默系在河浜,
问村上人,为何不把它们处理了,大家都说没处扔啊!
犹如寿终正寝的老人,只等子孙给他寻个好去处安息了。
我跳上其中的一只,摇晃且坚实。盖上清晰地刻着“宜兴牌”。
学生晓峰也跳上船来取景
这位舒适,搬个椅子,现成的靠背!
P17
P18
怎么样,新农村里的阿姨气质不错吧,丝毫没有传统感觉中农村妇女的味道呢!
P19
见娃儿就咔,俺的癖好!
这个妞妞极有意思,好奇鬼祟滴探头到我镜头下!!
P21
三两句好话一哄,很快就放开了,POSE一个接着一个!
P22
撒娇不忘这个经典手势
P23
P24
暑假去,变成娇媚含羞的紫薇!
不禁感叹,新农村真是米啊真是米!!
最后一张!俺和这小黄狗深情对视一哈!
草草结束!!
—————————————————————————————————————————————————
—————————————————————————————————————————————————
摄影乱弹:从桌布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