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场大雨后,河水汤汤急流,带着点浑浊。湖泊与田野被太阳晒出大地的气息,低飞的蜻蜓和虫豸没头没脑地到处乱窜。山里的水库湖面有些微澜,空气里弥漫着湿热的水腥。高处大坝上渲泻而下的一条白练在黄昏郁积的闷热中奔腾而出——和平静的湖面相比,犹如外表温和的哲人内心时刻涌动着矛盾辨证的激情。

农家小院的果树上的已有抑成熟或青涩的果子。青绿色浅赭色挂了一树。我喜欢季节的变换。静心感受由“花满枝”到一树硕果的递进。那是一种升华。 如钱钟书用水木青华“读书种子”的才情,凝练捶打,最终有《围城》的问世;如大师手中的紫砂壶,千年沉淀的五色土,需经灵感情感的渗透,方能留得神品在人间。
那是花开后、秋收前的演绎;亦是繁华落尽、孕育沧桑的历程。
喜欢夏日阳光的直射。滟滟随波,一切生命力都在光明中绽放,犹如洪炉中的干将去接受洗礼!在这种热力之下,一切的真实都将更加明朗,一切的肮脏与龌龊也都将无处遁形。
夏的太阳见证了一切的进化。
高原的阳光更是上帝赋予大地的最好礼物,草原上遍地野花;远处雪山可能会在恰当的时候呈现出一年中最眩目的金色;高原海子沉静瑰丽幽深,在澄澈的空气中一如千年的琥珀。

应该说,凡高和贝多芬都像是夏天的儿子,他们如耶酥知道上帝的意旨一样,知道什么是夏的精华。
梵高汲取了夏天的激情,并用太阳的颜色,借助向日葵的形体来铺陈这种激情。“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生命对自然直接提出了口号!黄色在凡高的画卷中被演绎到了空前绝后的极致,甚至在他患精神病的时候!他无比的坚韧把自然的伟力浓缩为画卷,为人们心头眉尖的惊艳。

然而那绝不仅仅只是一场惊艳而已!你听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创作时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但那种从头到尾神奇的构思,如同上帝的眼界从上俯视!如果仅仅归功于他的才华,他的偶然妙手,显然是不公平的。那是历经经风雨摧打、烈日拷问后在意识光明中全面的辉光!

当盛夏天空下一只小鸟在枝桠上歌唱,那是同向日葵在阳光下盛开一样的迷人,与画家笔下的大写意一般富有诗意。
是否,它也象我一样,欣喜在这样的光明中呢?
后记:
晕了晕了!
很久没有写纯文字的博客。本来是下决心要好好发一篇小散文的。最多弄个一两张题图。没想到一搞两搞又搞成几乎是图片说明了!!想要删掉照片又舍不得。还把文字搞得更“断章”
怀疑自己是有发图强迫症了!
搞得四不象,大家将就看吧!
喜欢的陈菲失误了,很郁闷,相信她一定能在后面的比赛中有很好的发挥!希望陈菲永远绽放夏日的阳光般的灿烂笑容!!
附:
稻秧、梨子、柿子都是老公爷爷奶奶种滴,野花(金莲花)是偶坝上草原拍滴,湿地是俺学校滴一个小破池塘,梵高《向日葵》是网上下载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