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紫云英

(2008-04-23 09:56:19)
标签:

紫云英

分类: 花草

            又见紫云英

     已是暮春时节,酽酽的油菜花宛如一个盛装的舞女翩跹了一季后,终于悄然离去。四五月间的江南又回复了它素朴清丽的面貌,阡陌中罩着一股氤氲的气氛。远远近近是一片深浅不一的绿。

                

   单位近边有一大片冬闲的田地,烟雨淋出的新绿每每吸引着来去匆匆的我。雨后初霁的周末,和煦慵懒的阳光暖暖湿湿地笼罩着原野,颇有宋人“露花倒影,烟芜蘸碧,云沼波暖”的词境,终于有时间可以踏入垄上。方才发现浓浓的绿意中竟也包含着别样丰富的色彩!豌豆花长得小巧可爱,除了白还有粉红,还有脚边数不清的白色荠菜花。抬起头来,发现前方一片雅致的淡紫突现眼前。葱翠中细嫩如丝的茎撑着一朵朵小花迎风摇曳,叶片和花上犹有滴滴水珠晶莹着。摘下一朵来看,那实在是一种很奇特的形状,一枝花茎上长出许多小花排成一圈,每朵之间又保持一定的距离,花瓣自上而下呈现紫色的退晕,非常的空灵细致。是哪个诗意的前人为它起了如此令人遐思的美名——紫云英!

            又见紫云英

 

   童年时小镇边缘有许多这样的田地,季节一到仿佛一夜之间,土地上就铺了一层淡紫色的“地毯”,星期天便和同伴在“地毯”上疯玩,尽享春天赋予我们的乐趣!家乡称这花叫“荷花浪”,真是很形象呢!蜜蜂是最爱紫云英的,小时侯外婆买蜂蜜总是“上海冠生园”的“紫云英蜂蜜”,厚重的扁扁的玻璃瓶,至今仍有记忆。现在市场上蜂蜜品牌颇多,但冠生园这个品号仍长盛不衰。

 

   不知什么原因这种俗称红花草的植物现在竟很少见着了,这个问题在年长的阿姨那里得到了答案。阿姨是带着美丽的微笑去追溯那个年岁的。六七十年代的江南农村,因为缺少化肥,人们便栽种红花草制作绿肥。花结籽时,割下置于河泥里浸泡腐败,俗称“草塘”。种完秧再挖出来挑到田里作为秧苗的基肥。所以在还未包产到户之前,这种草是公有财产,孩子们不敢轻易踏入红花草地,担心遭到大人的责骂。一旦发现哪家的孩子私偷了集体的草,这户是要被扣工分的。即便是这样的规矩,仍阻不住孩子们跨入那片诱人的田地,在割里面杂草的同时,孩子们会偷偷地摘下几朵未开完整的紫云英,花瓣轻轻一拽,吸吮花蕊,据说会有一丝沁人心脾的甜香。当然,他们还可以在地里抓蜜蜂冒着被刺的“危险”吃蜂蜜。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田间错综的埂道上,夕阳照射着他们的布衣布鞋竹蓝镰刀,也许还有汗滴,放学归来的孩子已饥肠辘辘,但可以免费品尝那花蕊蜂蜜,那种甘美曾经给苦涩的岁月带来几许满足和安慰。

又见紫云英

   今天的孩子在洋快餐和Iternet中长大,生活条件与他们的父辈祖辈有天壤之别,但相形之下,是否也欠缺了什么呢?一脚春泥走回水泥路面,本想着要采一把插在我那只广口小玻璃瓶中,而此时的我终于还是两手空空。卢梭在《瓦尔登湖》中对春色有这样的形容:“新生之年的婴孩期中各种初生的柔和的现象”。希望这样的婴孩期会有更多的雨水渗进我们干涸的心灵,直至枝繁叶茂,芳馥漫溢。

又见紫云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