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大节,自古人们很重视过年。一般说来,入腊月门,老百姓就开始忙年了,即进入过年的倒计时。过去呢,小孩子们甚至会掐着手指头计算着天数,盼着年的到来,能够放些鞭,还有好东西吃。胶东半岛的大部分地方,准备过年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那就是扫灰,即进行卫生大扫除。选个好天儿,全家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动手,清扫卫生,俗语儿叫作“扫灰”。干干净净过年,图个吉利。
扫灰,没有特别情况的,一般都会选择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因为这一天,灶王爷已经上天了,扫除灰尘也不影响神位了。民间流传的习俗认为:二十三日前扫灰,会影响财运和好运的。扫灰的时候,一般都会把炕上的铺盖、桌子上的镜子,碗柜里的碟子碗等等全部搬到院子里,搬不动的需要用布盖一下,遮挡屋顶扫下来的灰尘。而且扫灰用的笤帚或鸡毛弹子,都必须是新买来的,第一次用。有些地方,有的家庭甚至连抹布都换成新的。
扫灰的时候,参加的人都有分工,相互协作。高处由大人扫,低处由小孩子们扫。老人干则是擦擦桌子,洗洗碗筷等一些轻便的活计,各有各的事情。过去,特别是农村的房子,正间一般没有天棚,常年的烟熏往往在屋子顶部有一种灰尘网,以及一种喜蛛结成的蛛网。扫灰的时候,只能把灰尘网勾下来,蛛网是不能动要保留下来,以求吉祥。如果不小心碰着了,扫灰的往往会口中念念有词:“不要怪罪,给你打扫打扫,让你好好过年”。另外,旧时农村的房子窗没有玻璃,都是纸糊的,扫灰这一天,将旧的窗户纸揭去,贴上新的纸。个别有玻璃的,则将玻璃反复擦洗干净。
扫灰,一般都是上午八九点钟开始,下午三四点钟结束。扫灰后,则开始进入实际过年的程序操作了:蒸年糕、蒸饽饽,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