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龙池,石坎天成,大自然的杰作。关于它的成因,有许多传说。
三十多年前,中学毕业后在公社的一个水利工地上劳动。那时,工地上有一个小烘炉,专门打制工地上需要的钻、锤、镐等工具。掌锤的是一位年近七十的长者,小时读过私塾,三里五村的也算是个有学问的人。闲时,我经常去听这位长者讲一些村庄旧事,文史典故什么的。下面记述的关于九龙池来历的故事,就是那时听来的。

在很早很早以前,昆嵛山山角下一个李姓村子里,一个叫李九的年青人象往常一样,到山上砍柴。当他登上昆嵛山西侧的苍山上,四处望了望,感觉心情好极了,爬山时的疲劳都消失在清风的拂煦中。他又转身朝着突兀高耸的苍山主峰的石固顶遥望,他似乎发现固顶上有人在做什么,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好奇,而且是一种十分强烈的、想去看看的渴望。
于是,他艰难地穿过了一段杂草丛生,荆棘密布,藤萝缠绕的密林,来到了苍山主峰的石固下。抬头上望,壁立千仞,平滑如削,那有上去的路呢。他围着转了一圈,发现在朝向太阳一面的石壁上,长着几棵葛藤,似乎通向固顶。他扯起两根拽了拽,觉得还挺坚固的。于是他拽着葛藤似乎没有用什么力气就登上了固顶,再回头下看,万丈深渊,不觉倒吸一口冷气。固顶是一个平台,中间有一圆形石桌,两位白胡子老者对坐在石桌两旁,悠然自得地下着棋。
青年人走近石桌旁,将手中的砍柴刀、扁担、绳子放在一旁,蹲在一旁观看两位老者下棋。可能他知道观棋不语的道理,老者没有理会他,他也没有打扰,两相相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位老者从石桌底的背兜取出两枚桃子,分别吃了起来。他一点反应都没有,专心于棋盘上。“道兄,咱们也就该去赴会了,这棋一时半会儿分不出胜负,不妨赴会回来接着下如何”,“好啊,这盘棋就放在这儿,咱们走吧”。说着,两位老者已经起身,其中一位随手拿出一枚桃子,对这个青年人说:“小伙子,不要看了,吃完桃子下山去吧”,说完两人飘然而去。

小伙子一边看着棋,一边吃着桃子,又对着棋盘琢磨起来。那时的人们都不戴手表,以太阳东升西落计日。由于在高山顶上,虽然感觉到眼前有一亮一暗的变化,但太阳却走得很慢很慢。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他似乎对棋中的奥妙有了些丝的感觉,抬头一看,太阳偏西了。他站起身来,伸了伸双臂,活动了一下腿脚,弯腰去拿放在石桌旁的砍柴刀、扁担和绳子。那知扁担和绳子早已灰膨了,砍刀也已经锈得失去了原来的模样。青年人实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咳”了一声,迈步来到了石固的边缘,顺着上来时所拽的葛藤下了固顶,然后沿着山坡小路下山回到了村子。
进村后,他发现眼前很陌生。虽说街巷依稀如见,但房子却都不是记忆中的样子,街上看到的人一个都不认识。他走到记忆中自己家的地方,眼前却是一幢高门楼的大院落,
他纳闷极了。这时他看到高门楼的大门开了,走出来一位古稀老人,领着一个约莫6---7岁的小男孩,坐在门前的石阶上。青年人走近老人,提着自己的名子恭敬的问老人李九的家在那儿。那知这一问把老人问愣了,老人仔细看了看反问:“你是谁呀”,青年人告诉他说自己是李九。老人摇了摇头,脸上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说:“小伙子,你说的这个人呐,就是这个大院里先人。我听我爷爷说过,我们祖上有一位叫李九的先人当年外出打柴,一直没有回来,算来也已经几百年了。你怎么能冒充我的先人呢”?说完,老人生气地站起身来,领着小孩走进大门里,看门的仆人朝他扬了扬手“赶快走吧”,说完关上了朱漆大门。
青年人实在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沮丧地走出了村子。心想:我还是到山顶上去,问问两位白胡子老人吧。于是就摸着黑向山里走去。可能是心情不好的缘故,加之天黑走错了路,当天亮的时候,他走到一道悬崖峭壁前,根本没有登山的路。他辨别了方向,选择了悬崖峭壁间一条较缓的沟坡,迈起大步一步一步登上悬崖峭壁的顶上,也不知那来的力量,他迈了九步,踩出了九道石坎。然后又登上苍山主峰的固顶。到了固顶,石桌石凳依旧,却没有了棋盘。原来锈迹斑斑的砍刀只剩一片锈土。他的心沮丧极了,想到自己一时贪图玩耍,成了死了几百年的人,这一生活得糊里糊涂,还不如死了算了。他站在固顶,朝着来的方向望了望,刚才走过了悬崖绝壁的顶端,出现了一个明亮的水潭,于是跃身一跳,跳入了水潭中。这一跳,惊天动地,原来平静的水潭,翻越了波浪,水沿着石壁的沟坎,直泻而下,登山的九个石坎成了九个水池,池池有瀑布相连,从山顶流下的水,顺着山沟流向山外,浇灌着山外的农田。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在民间传说那个青年人跳入水潭后,化成一条白龙,受玉皇大帝的委派,管理着昆嵛山周边的水务,于是李九被称为九龙,九坎水池也就成为九龙池了。李九为龙,勤奋司职,不断开凿昆嵛山的水源,疏通水道,九龙池水四季畅流,昆嵛山中逢沟就有水,山下汇聚成若干水库塘坝,浇灌着农田,保佑着家乡年年都风调雨顺。为感念九龙的恩德,人们在九龙池对面的小山上修建了九龙阁,在山下修建了九龙庙,四乡的人,按照时令节日举行祭祀活动。据说自宋代始,九龙庙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九龙庙庙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开始举行庙会。庙会期间,九龙庙内香火鼎盛,仙乐飘音;九龙阁对面的戏台则开锣唱戏,山呼水应;四乡百姓纷至沓来,山上山下,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九龙庙庙会延续800多年,是昆嵛山众多庙会中历时最久、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庙会之一。现在,九龙庙依存,几间房屋,几个道人,在林场分场场部建筑群后面,延续着那古老的香火;九龙阁对面的戏台,当年的建筑早已荡然,只有一块刻着“古戏台遗址”的石头,稍稍地躲在杂草树丛中,向路过并注意到它的人传递着那些过去的信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