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2008-06-08 09:17:02)
标签:

文化

旅游景点

烟台山

忠烈祠

信仰崇拜

忠孝节义

关公

岳飞

杂谈

分类: 燕台悟美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烟台,或者说整个胶东地区的民间信仰崇拜对象很多。有人研究提出胶东半岛地区的信仰对象有土地、灶王、财神、天地、龙王、山神、火神、民间仙姑、狐仙等异类灵物,沿海地区还有海神娘娘(即天后)、海中生物以及人物崇拜信仰,如秦始皇、关公、岳飞等等。烟台山上的忠烈祠就是烟台人崇拜信仰关公岳飞的民俗文化载体。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所谓民间信仰,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一书对此作过精辟论述:“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生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议事制度。”有学者认为“民间信仰的核心是超自然观,这大致相当于宗教的教义。”而且民间信仰比宗教教义来讲,更有“具体实在的东西”。烟台山上忠烈祠供奉的关公、岳飞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英雄人物,然而这种信仰崇拜确实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关公,即关羽,是三国时重要人物,忠贞守义,义薄云天。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关公崇拜,并且这种信仰崇拜与儒教、佛教、道教紧密相连。儒家认为关公是儒教忠孝节义教义的忠实实践者;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是当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连结实现中国化后,便把关公列为佛教的护法神;道教是中国民间产生的一种宗教,一教多神。三国后,关公便开始进入道教崇拜,成为关帝,许多地方由此建关帝庙。特别是宋代认为“蜀将军关某忠而勇”,并封为崇宁真君,关帝庙也改为崇宁殿。明朝时信奉道教的嘉靖和万历皇帝更封关公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和“天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岳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之一,而且被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称为:“最具人民性的英雄”。历史上民间传说岳飞是忠义神武的关公转世,所以自岳飞去后,许多地方即开始关岳合祀。烟台山上的忠烈祠也是关岳合祀的。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忠烈祠位于烟台山顶烽火台的南侧,坐北朝南,由正殿、东西两厢和大门组成,是一座封闭式的院落。据说很早以前此处有一废旧低矮的败落小屋。1936年重修龙王庙时一同翻建,即成今天的样子。大殿内供奉关公和岳飞雕像,四周则墙壁则绘有历代忠孝节义的人物故事。为什么把一个破旧的小屋改建成忠烈祠,据当时的记载说是为了“振民气焉”!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大家都知道,1936年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夜,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侵占的东三省,扶植傀儡政府,而且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全国抗日运动不断高涨。烟台作为海防重地,在国家面临危亡之时,更是群情振奋,爱国主义旗帜高扬,于当年四月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救国成为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共同心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烟台的地方官员和工商界人士为了推动抗日救国运动的深入,进一步振奋民众的爱国精神,在列强领事馆林立的烟台山,在见证抗倭壮举的烽火台前,修建了忠烈祠,供奉两位早已为人们信仰崇拜的古代英雄,借他们的“忠勇”精神以唤起民众,鼓舞、振奋烟台各界官商民众团结起来,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运动中,挽救民族危亡。可见,忠烈祠的修建,其有着可昭示世人、昭示历史的重大意义!展示着烟台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还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忠烈祠正门,门首横题着“烟台”两个字,院内有一巨石斜立,上刻有四言诗一首,被称为燕台石刻,是烟台山上的重要文物。门前右侧有一株古栾树,树高达10米,粗约2米,树龄达600年,可以说此树不仅是烟台山历史的见证,也是烟台由一个渔村逐步演变、发展成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历史见证。

烟台山之四《民间信仰崇拜与忠烈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