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情感在喜与悲之间徘徊
由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这个人物,要算是《非诚勿扰2》中最抢戏的主儿。开场的“离婚大典”,结尾的“人生告别会”,李香山成为那两场戏的灵魂人物。而葛优扮演的秦奋和舒淇扮演的梁笑笑,反而变为陪衬,特别是笑笑在“人生告别会”里,完全是点缀,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尽管《非诚勿扰2》的大部分剧情还是围绕秦奋和笑笑的恋情为叙事主线,但是,最能引起我感动与共鸣,却是李香山的那部分。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经典的台词出自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其实,它也可以应照《非诚勿扰2》的几位主要人物的情感生活。人在,情感在,人没了,连同财富、情感和生命都没了。一句简单的话,却能在不同的电影里得到验证。
《非诚勿扰2》比起前作,它的悲情成份被强化和提升。上一集只是人物情感在不经意间无声无息的流露出来,而这一集却更明朗化,甚至有种大张旗鼓地宣扬悲情的感受。《非诚勿扰2》也因为电影风格的改变,脱离单纯的喜剧片类型,成为名副其实的悲喜剧。喜中带悲,悲中有喜,笑里含泪,泪里藏喜,而剧中人物的情感,则在喜与悲之间徘徊,彼此寻找着情感的出入口。秦奋、笑笑还有李香山,心中似乎都有很多痛楚、伤感和无奈,他们都需要宣泄或释放堆积起来的情感负担。
不过,《非诚勿扰2》整体剧情的发展过程,我个人觉得有点拖沓和冗长,有关秦奋与笑笑两人的情感纠葛,应该再精简些,没有必要把情节篇幅拉得那么长。影片的中间部分,过于杂乱和琐碎,看着很沉闷。
人的情感世界,广阔、复杂又捉摸不定。恋爱与婚姻的感觉存在很大的差异,就算是试婚,男女间的情感,也会随着各种不稳定因素而有所变化。我想,秦奋跟笑笑出现的情感起伏,也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没有注定不变的事物。时间、感情、生活乃至生命,一切皆会变化。
抛开那些恼人的植入广告不谈,《非诚勿扰2》还是为观众们提供了娱乐和思考的故事内容,至少我看完以后,心里沉甸甸,多少有些感触。最令我惊讶的是李香山的辞世方式以及秦奋对此处置的态度,如此涉及法律与道德的情节,能够通过电审予以保留而能与观众们见面,我竟也有悲去喜来的独特感受。不知道观众们是否注意到那个场景,我认为那是全片的精华之处。
我们中国人对“死”是非常忌讳,李香山却在离世前举办“人生告别会”,再反观片头的“离婚大典”,《非诚勿扰2》仅这两场戏,便透出国产电影少有的时尚和前卫。此外,人物的台词设计也颇具特色,比如李香山的在告别会上的大段告白,其女儿川川朗诵的小诗,无不显示出冯氏作品中嘴皮子耍得溜溜的特色。当然,看看编剧一栏有王朔的名字,我也就更加明白和理解。
对于《非诚勿扰2》的口碑,社会上已经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我的观感很中立,也很实际。这部电影算不得优秀,却也不是像某些影迷贬的一钱不值。首先,《非诚勿扰2》是商业片而非纯艺术类影片,观众们娱乐一下,笑一笑,哭一哭,若达到排泄情感压抑,放松自我心情的目的,那么,《非诚勿扰2》理应是成功的国产娱乐片。
最后,我需要指出,上述众多看法和观点,这只代表我一家之言,仅供广大影迷观众们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