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过气”电影不会有好票房
韩国导演郭在容先生,对他的日语电影《机器人女友》在中国的低票房发出了抱怨。而我认为这是意料中的事情,放映“过气”电影不会有好票房,《机器人女友》不但早已在国外公开上映过,而且在网络上也出现好久了。我在长城宽带的“百分百影院”里欣赏这部片子,也是在一个多月前,可想而知此片纯粹就是一部老片子,真不明白中国的电影部门为什么还要引进它,白白浪费影院的银幕和场次。
看看《夜·店》上映时,所遭受的待遇,这样优秀的喜剧片,就因为是小成本制作,再加上一只可爱会飞的小猪(麦兜响当当)和一群“偷听狂”(窃听风云)的两面夹击,结果中国的影院们要么不放,要么安排在非黄金时间段,象征性的放几场敷衍了事,一部原来很有可能爆“黑马”的国产片,就这么变得无声无息。当然,我不是说把《机器人女友》放映的场次都让给《夜·店》,后者便能成为“黑马”创造票房新奇迹。只是,中国的电影市场的确还很不成熟,引进海外影片,最好是同步上映,若是有了时间差,再好的电影也不可能取得好票房。据说《暮光之城》推迟放映日期,我认为不上映才是明智之举,放了票房也不会有好结果,只会步《机器人女友》的后尘。
屈指算算,今年在中国公映的海外“过气”电影有好几部,除了《机器人女友》和《暮光之城》,还有美国影片《先知》,德国影片《黑皮书》和法国片《敌后女英雄》(苏菲·玛索主演)等等。是不是没有其它新片了呢?为什么我们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总喜欢“炒冷饭”?与此相对比,中国每年号称拍摄四百多部电影,真正能在影院和观众见面又有多少部。难道这些国产片都是没有可看性和娱乐性吗?支持国产片自然要支持那些好片子,不能追捧烂片,但我相信在所有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公开放映的国产片中,无论其投资成本高或低,一定有被埋没的国产佳片。
一边是放“过气”电影像是“捡破烂”,一边却是很多国产片上映无门,或者是海外高质量的电影不引进,因此留下不少遗憾和无奈。看来,中国的发行放映机制要作进一步改革,要允许更多的民营公司和个人参与,经营的机构多了,电影观众的选择权也相应的增加,这对繁荣电影市场百利而无一害,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解释如此,我始终持这样的观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dyqh.html
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应该是相辅相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37e.html
哈日哈到底—看《BOSS》和《Mr.Brain》后超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4fi.html
驳斥《青年电影手册》的某些观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6w9.html
晒晒我收藏的电影明信片(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npq.html
晒晒我收藏的电影明信片(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rj2.html
暴力执法与无证设摊的矛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o8r.html
侯家遗产之争说明遗嘱的重要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lit.html
为什么上映“过期”电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krf.html
好莱坞大片同步上映的威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hp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