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学生缺乏标新立异的勇气

(2009-07-01 00:12:00)
标签:

古体诗

甲骨文

高考

作文

学校

教育

独立个性

传统

想象力

创造力

八股文

分类: 杂谈

中国学生缺乏标新立异的勇气

      今年高考有两件事情引起大家的争议,一件是学生用古体诗写作文得了满分,另一件是学生用甲骨文字写作文得了6分。以我的逻辑分析,两位同学可以说是标新立异,很有勇气。而我也认为,中国的学生普遍缺乏标新立异的勇气。

      学生写的古体诗存在某些问题,得了满分受到指责的不应该是学生,而是阅卷老师。冤有头,债有主,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学生是非常不对。这个道理很简单,学生所写作文能得多少分,不是由他本人所能决定,全部由阅卷老师说了算。所以,就算不应该打满分,责任全在于那位老师,而非学生。此外,那位写甲骨文作文的学生,我除了对他表示同情之外,更为他的勇气多折服。在规定的时间里,用如此繁琐的文字,写作成一篇文章,那位学生不但要有相关的知识,也需要做出这个决定的勇气。毕竟这是高考,是决定自己今后命运的高考。

      现如今,不断有人质疑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有人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无论是意见还是建议,都只是关注教育的本身,却对接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的立场很少加以考虑。我们的国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中国,学生如果干出标新立异的事情,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会持否定态度。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在家要乖,听父母长辈的话,在学校要乖,听校长老师的话。乖巧和顺从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喜欢别出心裁的学生,往往会被斥责,压制和排挤。中国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能说全部,至少相当一部分没有独立的个性,习惯于随大流,缺少独立思考,以及敢于公开质疑和挑战权威的勇气。

      我主张学生标新立异,公开质疑和挑战权威,并不是鼓励学生胡来,不尊重长辈和老师。只是作为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能够多提出些问题,能够勇于做些常人无法或者不敢做到和想到的事情,前提当然是不违法国家的法律法规。一提到标新立异,有些人就会把它和哗笼取宠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标新立异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第一步,学生如有怪异的想法和行为,家长和老师若是能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加以责难和禁止的话,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都是非常有益。标新立异不是洪水猛兽,它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学业有成的敲门砖。

     写古体诗和甲骨文作文的两位学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具有这样的兴趣爱好,在目前的学生中间,又有多少呢?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是不会促进社会乃至国家的进步,高考中出现这种情况绝对是件好事。应该提倡和允许高考学生自由发挥写作的技能,不要束缚于老套的写作方式,在评分标准上要做些改进,只要内容不跑题,学生用那种文字,用什么方式都不要加以限制。作文应该是体现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试金石,而不是空洞乏味的八股文。对标新立异的学生宽容些吧,今天他们做出令人诧异的举动,明天他们中的某些人说不定就成为牛顿和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发展与进步都取决于与众不同的变革,而固步自封和墨守成规则是它们的绊脚石。

 

 

 

一个时代的终结

悼念美国流行文化标志性人物—迈克尔·杰克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78t.html

驳斥《青年电影手册》的某些观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6w9.html

带着娱乐心情观看《变形金刚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6hs.html

 

哈日哈到底—看《BOSS》和《Mr.Brain》后超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4fi.html

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应该是相辅相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37e.html

由范冰冰想起丽塔·海华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1rv.html

《新闻联播》要改新闻内容而非播音方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e0t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