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生需要有挫折教育
在中国,最近几年,学生自杀事件每年成递增形式。尽管自杀人数在学生中所占比例非常的小,我们也往往把这些事件看作是个案。可不能否认,学生自杀的新闻,对我们的社会是有很大的影响力。说的严重些,某些学生正因为听了看了关于其他同学自杀的新闻,再结合本人的现实情况而引发自身的厌世,进而模仿性的用同样的方式(例如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我相信,肯定是有这种现象发生。
我认为,中国的学生,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似乎没有接受过什么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应该是一种心理学式的教育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不顺心或困难的时候,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消极对待。
其实,作为家长而言,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也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比如,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他们干一些可能与其年龄不太相称的事情。小学生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进行生活上的自理,帮家人购物,整理房间等。只要他们肯参与,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这也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自信心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凡是自信心强的学生,当遭遇到挫折时,大都表现出坚强的心理状态。反之,则是怨天尤人,缺乏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为教育第一目的。即便是学习成绩再好,却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自信,所以也会发生自杀的悲剧。
在有条件的学校里,校方应该组织学生听讲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辅导课,这对预防学生的自杀行为有很好的作用。而父母亲,也应该时常关心子女的心理问题和状态。中国式父母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不能平等的与孩子交流和对话。不能像欧美国家的父母,常常以朋友而不是长辈的身份与孩子谈话和相处。当然,棒下出孝子,对子女必需严格要求的观念,在中国父母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要改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首要一点就是要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而不是自卑。
人的性格只有在年纪很小的时候,才有可能被重新塑造,被彻底改变。一旦到了中学时期,想改是很困难。不是说完全不能改变,只是可能性非常的小。如今,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自杀的大学生们,是否也存在着小时候对自己没有信心,性格不乐观开朗,喜欢偏激和钻牛角尖的情形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肯定会产生许多问题和矛盾。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或多或少的接触某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我相信类似学生因为学习的重压,因为情感问题,因为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等等理由而自杀的现象,不敢说完全没有,至少比现在可以减少学生自杀的事件次数。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告诉所有的学生,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绝不要轻易的放弃。
中华元和中华联盟银行的构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d2cv.html
年轻人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d20q.html
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有何不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d1gv.html
《七龙珠》没有想象中难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cys3.html
想起那一年樱花烂漫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cxnm.html
北大教授“上访者精神病论”的启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d4k6.html
无题诗二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ajcs.html
等待秋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b35080100ahy8.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