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八年却或许少了300亿的企业家(总第99期)
(2015-08-02 15:58:33)
标签:
股票 |
或许此次大跌的好处在于再次提醒大家一下:“股市赚钱是很难的”。
奋斗八年却或许少了300亿的企业家
文/ 杨天南
2015年07月31日
2010年2月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写给潘石屹的信》的文章,大意是讲,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应该考虑一下资产配置,以利财富的保全与壮大。
著名的房地产公司SOHO中国(00410),老板潘石屹被认为是绝顶聪明的人,在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前夕,2007年10月在港上市。IPO路演时,老潘曾经用“具有大象的基因”来喻示未来的美好前景,上市之初股价达11.98港元,总市值600亿港元。老潘家族持有约三分之二股份,约值400亿。到2015年7月,SOHO中国从当年高位跌至4.88港元/股,市盈率5倍,市净率0.5倍,股息率5%,总市值253亿港元。这些年虽然有分红、回购行为,但老潘家族持股比例变动不大,只是财富也从当初的400亿缩水至160亿。
经过八年的努力,公司净利润从2007年约20亿,到2012年105亿、2014年40亿,的确变得更强更大了,但可惜的是,无论公司总市值、还是老潘的家族财富都缩水了60%。
如果2007年上市之后,老潘家族变现20%的股份,其400亿市值财富结构变为“320亿的股份+80亿现金”。在不影响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前提下,用80亿现金另行构建一个投资组合,情况可能迥然不同。
以本专栏投资组合的同期表现为例,从2007年10月到2015年7月,从135万到今天大跌之后的580万,依旧上升330%(+330%)。按照同比例计算,80亿可以升值为344亿。
如果老潘执行这样的财务规划,其财富结构可由八年前的“320+80”的400亿,可以变为“130+344”的474亿。也就是在原有320亿公司股份市值缩水60%至130亿的同时,其80亿投资组合却上升至344亿,已经远远超出其本业。
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假如”,这个理想中的474亿,现实中只是160亿,相差314亿,可见财富规划的力量有多大,知行合一有多难!
备忘:2015/ 07/ 31中国银行外汇折算价: 美元611.72,港元78.91。
专栏自2007年4月开启至今(总第99期),
上证综指自3525点到3675点,+4.26%;
香港恒指自20520点到24565点,+19.71%;
道琼斯自12923点到17728点,+37.18%;
专栏组合从100万元到579.18万元,+479.18%。
更多详情请见《中国金融家》2015年8月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