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缝中的金山

(2008-01-20 21:04:14)
标签:

财经

 

 

本文发表于《国际商报》天南财经专栏

 

 

 

文/杨天南

2004年1月26日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现在的一代人,年轻时面临就业的压力,年老时面临养老的压力。读来让人感觉沉重。这些说到底实际上都是财务压力,这也是几年来,“富爸爸”现象风行的根本原因。看来财务健康已经是越来越多人的追求。

 

  有人问财务健康是什么?我想当一个人的钱去工作所产生的收入,比这个人去工作赚的钱还要多时,基本上就达到了。财务健康应该是一种踏实的感觉,就象我每天清晨开车出发的时候,如果看到油箱里的油满满的,心里一种踏实的感觉油然而升。因为只要有足够的动力支持,我们就可以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有人认为投资理财是有钱人的游戏,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关注,都有机会积累可观的财富。或许我近来遇见的一件小事可以有些启发。

 

 

百分点等於1100万元?!

 

 

  加拿大西海岸的美丽城市 -- 温哥华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在温哥华的东北部有一个小市镇叫高贵林(Coquitlam),环境优美,依山傍海。我的一个朋友去年在此处买了一套独立房子,国内称为别墅,整个小区被碧绿整洁的高尔夫球场围绕著,自在清幽。

 

  在北美买了房子以后,房下的土地是永远属於业主所有,可以子子孙孙地传下去,但是前提条件是每年要缴纳地税(Property Tax)。中国目前的房屋土地使用权为70年,但在此期间却不用缴纳什么地税了。

 

  近两年北美的银行利率下降至二战以来的最低点,刺激了整个房地产市场价格蓬勃向上,朋友见人便喜上眉梢。

 

  不久前大家遇见,谈到房产投资的问题。多数人认为还是外国的房子好,中国的房子有70年的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国外房子下面的土地永远是属於房主所有,只要他每年按时缴纳地税。长期而言,整个房屋的价值是上升的,主要是房屋所属的土地升值。加拿大的地税大约为房屋总价值的0.7%上下,这位朋友每年要为他的房子缴纳3000多元的地税。

 

  我说:如果让我来选择,一个是仅具有70年使用权的房子,并且在70年内不用缴纳地税;另一个是具有永久所有权的房子,但每年必须缴纳地税。我可能选择前者。

  友人:为了每年3000元,70年后不要房子,太亏了。1年三千,10年三万,70年不过才二十一万。

  我说:不能这样算,需要加上资金在这70年间的投资机会成本。长期而言,假设我们认为10%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回报预期。如果在70年中,每年投资3000元,平均年回报率为10%,届时连本带利的总和将为2600万元。

  换言之,业主不是付了二十一万,而是两千六百万。除非届时这个房子的市价超过这个数字,否则我宁愿坚持我的选择。   

 

  这个例子是否让人吃惊呢?每年仅仅拿出不起眼的三千元,一代人之后将有2600万元的巨大财富!

 

  但是令人更加讶异的应该还在后面。

 

  如果上述期间,同样的投资仅仅取得9%的回报率,而非10%,即在70年中,每年投资3000元,平均年回报率为9%,注意:仅仅相差1%。那么在经过同样的投入,同样的等待之后,结果会是怎样呢?

 

  届时总的金额不是2600万元,而是1510万元。人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一个百分点的小小差别,一代人之后,竟然会有将近1100万元的财富差距。

 

  试问有多少家庭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积累这样的财富呢?!而这个例子显示,对於家庭理财是否付出一点小小的关注,是否让资金努力工作,在历时同样的等待之后,将导致财富分布的天差地别。

 

 

首 先 付 钱 给 自 己

 

 

  两年前,不经意间听到一个新词--“月光一族”,细究之下,才知道是指每月的工资未到月底就花光的一群人。这个族群中尤以年轻女孩为突出,於是商家赋予她们另外一个美丽称号 --“月光女神”。总之,对商家而言,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因为她们把工作所得的钱都没有保留地付给了商家。

 

  从职业的角度出发,我想起了古代巴比伦首富阿卡德的故事,他问:年轻人,你拿什么支付给自己?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可能有助于希望早日得到财务自由的人。

  阿卡德与一个年轻人的对话是这样的:

  年轻人:你是怎样成为巴比伦首富的?

  阿卡德: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请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首先你靠什么为生?

  年轻人:我有个工作和一份薪水。

  阿卡德:你用这些钱做什么?

  年轻人:我想和大家一样吧,付房租、买三餐、衣服、鞋子…

  阿卡德:很好,在我看来,你是在帮那些生意人赚钱,不是么?

  年轻人:我想大概是吧。

  阿卡德:那么,你为自己做了些什么?

  年轻人:你指的是什么呢?

  阿卡德:很简单,你付给自己什么呢?

  年轻人:当然没有付什么,我的钱都拿去付给别人了。

 

  三千年前的对话即使放在今天,似乎也很有针对性。所以西方理财界有句话:首先付钱给自己(Pay Yourself First)。工薪一族在每个月拿到薪水之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支付给自己(做投资),待其退休之时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例如一个大学生工作3年之后,进入工作稳定期,每个月将1,000元做投资,长期而言,以10%作为年均回报预期,在其60岁退休时,大约有350万元, 至少可以解决养老的难题了。

 

  可见年轻时的自己是年老时自己的保护神。

 

  事实上,对於没有遗产继承、或中大彩运气的大众而言,每月付钱给自己应该是个可行的策略。不想面临养老压力的话,就从本月开始吧。明日的金山,就在我们今天的指缝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