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若干问题及其解答(二)
2007年11月20日
文/ 杨天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的这首《燕歌行》不仅是此时北方深秋景色的描绘,也是近来一个月全球股市肃杀股灾行情的写照。
十一月的第一周,沪综指创下九年来最大单周跌幅,香港恒指创下十年来最大单周跌幅,其他市场亦遭遇了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的最糟市况。
每当大起大落时,问题也特别的多起来,近来不断地遇到一些提问,现汇总部分如下:
Q:都说买好公司的股票没问题,为什么我买的好公司股票也在下跌?
A:投资的最终胜利需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好企业,好价格。所谓“好价格”对于投资人而言是同等标的情况下,价格越低越好。在付出高昂价格后,买好公司并不代表赚钱。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终于引发台湾蓬勃多时的股市崩盘,股指数由12682点狂泻到2485点,大盘在8个月内跌去10000余点,跌得只剩下"零头",跌幅高达80%,著名的蓝筹国泰人寿从最高1975元跌到最低时30几元。
Q:每次加利息股市都上涨,下次加息会不会也是这样?
A: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上调了五次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九次,达历史新高,频率极为罕见。理论上,利率上调会导致证券市场下跌,尤其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影响因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不能小看货币财经政策的威力,倒退12年的1995年,当年物价飞涨,数次加息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0。98%,三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国债,除了享有高息之外还加上与通货膨胀挂钩的保值贴补率,到期的实际收益接近30%/年,三年定期存款收益几乎翻番,很多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至今无法忘怀。相对而言,股市、房市则一沉不起。当存银行都有近30%的回报,傻子才去炒股、炒房呢。
Q:最近有本《牛市一万点》的书,股市现在怎么从6,000点跌到5,000多点,还能上一万点么?
A:未来始终是光明的,关键是你还在不在。沪指上万点是迟早的事情,但在短时间内透支未来却不是什么好事情。记得2001年美国股市沸腾时,有本名声大噪的书《道琼40000点》,六年过去了,现在道琼指数还是13000点。过去100年,道琼指数从100点到10000点,年复利回报为4。71%。有人预测本世纪末道琼会达到100万点,这完全可能实现。
Q: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中国有五个,难道这不令人高兴么?
A:祖国强大了当然令人扬眉吐气。作为投资人,需要考虑投资是否物有所值。中石油A股上市的第一天市值超过俄罗斯全国的GDP总值,以及全球十大中国有五,令人想起1993年全球金融业排名,前十大银行中有九家是日本银行,只有一家是美国的,还排在第九名,大家都知道接下来来发生的故事。
Q:炒股软件有用么?
A: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成功的投资家承认是靠软件成功的。
Q:基金怎么也亏钱呢?
A:就象医术有高低,医生也有治不好的病,但这并不否定社会专业分工的正确性。
Q:你见过真的有人可以预测出股市趋势么?
A:彼得*林奇说,尚未发现成功预测过两次的人。如果你有时间可以翻翻1994年前后的证券类报刊(那时互联网尚不发达),有位波浪理论大师准确地“预测”了1994年股市大底,名声无双,我亦曾派同事听过他的波浪螺旋理论,他彼时预言上证指数会上15000点。可惜的是三年前他在香港已经宣布破产,更遗憾的是在此十年期间,指数几乎原地踏步。
Q:很多基金还跑不赢指数,买指数是投资好方法么?
A:对于大众或许如此。但不表示指数基金没有风险,理论上而言,1993年在中国买了指数基金,需要等待13年才能赚钱。而2001年在美国买了那斯达克指数基金的人,6年之后的今天仍然亏损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