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立编译馆旧址旁边的一次采访

(2014-05-15 09:59:12)
标签:

杨宪益

马伯伦

赵蘅

国立编译馆

文化

分类: 闲言碎语

    今年是译界巨擘杨宪益先生百年诞辰,天津电视台拟拍摄纪念专题片,杨宪益的外甥女、杨苡的女儿、作家、画家赵蘅全程陪同拍摄。杨宪益在重庆时及在抗战后的南京国立编译馆任过编纂,将《资治通鉴》译为英文,可惜后来此部译稿散失,未能出版。友人董宁文兄找我讲一下南京国立编译馆的事情,为此转请南京地方志老前辈马伯伦先生现场口述历史。马伯伦先生的父亲是原中央大学法学院院长,原先的公馆就在国立编译馆斜对面,与后来任过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童冠贤的公馆毗邻。马伯伦先生年幼时常到国立编译馆里面玩,他清楚记得国立编译馆大门内原有一棵大雪松,下面是草地,还养了两只丹顶鹤,即使他在家里,也能听到丹顶鹤的鸣叫声。童冠贤公馆后面就是国立编译馆的职员宿舍(北极山村1号),再后面一点就是国立编译馆馆长公馆,抗战前两任馆长辛树帜、陈可忠均在此住过。据赵蘅老师说,杨宪益在国立编译馆一直工作到该馆撒离,是最后一任代理馆长(待考)。上述说法如属实,则馆长公馆可能也是杨宪益在南京居住过的旧址之一。马伯伦先生的母亲后来也在国立编译馆工作过,当年的国立编译馆聚集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名彦才俊。

   下面发几张现场采访时的照片,因国立编译馆旧址现为某军工企业,不许拍照,故编译馆的大门、民国建筑遗存未拍摄。二○一四年五月十四日小记。

 

 

http://s3/mw690/001t0W99gy6ITndFepAd2&690
马伯伦先生讲述国立编译馆故事


http://s1/mw690/001t0W99gy6ITne5wRO20&690
马老接受天津电视台采访


http://s15/mw690/001t0W99gy6ITneMZDUde&690
马老与赵蘅


http://s9/mw690/001t0W99gy6ITnfz3Ys68&690
口述历史


http://s14/mw690/001t0W99gy6ITngzznD0d&690
马老、赵蘅接受采访


http://s16/mw690/001t0W99gy6ITniL3qfef&690
讲到会心处

 

http://s2/mw690/001t0W99gy6ITn3Z0sN21&690

国立编译馆职员宿舍原址(北极山村1号)

http://s6/mw690/001t0W99gy6ITn4yJLv45&690

北极山村1号外景

http://s14/mw690/001t0W99gy6ITn4YVIxed&690

编译馆职员宿舍侧立面



http://s16/mw690/001t0W99gy6ITn6dlIref&690

院内右侧

http://s16/mw690/001t0W99gy6ITn6QiGX4f&690

院内左侧

http://s9/mw690/001t0W99gy6ITn7E4Tm88&690

院内小景

http://s7/mw690/001t0W99gy6ITn8UoAec6&690

国立编译馆馆长陈可忠住址

http://s12/mw690/001t0W99gy6ITn9Mb6b9b&690

国立编译馆馆长公馆



http://s3/mw690/001t0W99gy6ITnapxPYd2&690
一墙之隔为馆长公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