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卖房旅游杂谈 |
分类: 锐观社会 |
导读:山东汉子翟峰一家人辞职、休学、卖房、卖车、买船,历时8个月,游历6国的航海之旅让“卖房旅游”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在旅游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卖房旅游是否新潮、另类、高端大气上档次?又有多少拼房的人敢于尝试如此刺激的旅行?
文/新锐振鸣
卖房旅游之困:富人无视、穷人无语
“卖房、卖车、辞职、休学”为了一场航海之旅,要抛弃的东西太多。为了一次梦想体验、精神之旅,而让生活的一切归零,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而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其实也在不断的否定曾经的梦想。
要知道,买房、买车、求职、求学,是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渴望?这些年来,每个人都付出百倍、千倍的精力为此拼搏,拥有了这一切,就等于拥有了未来。
而旅游,就是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一种精神需求!在享受旅游的过程中,不同人群所面对的选择不同:在富裕人群中,旅游只在一念之间,只要心生向往,那么世界会因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变的越来越小,从畅游中国,到环游世界,未来他们还可以遨游太空。富人根本不需要卖房旅游,可以四处安家、到处置房。在旅游中,投资与休闲可以同时进行。只需一部手机,富人的世界里,旅游和赚钱两不误。
对于穷人而言,环游世界是终极梦想,畅游中国只是想象,即使就近散步赏花,也要省出赚钱的时间。对于穷人而言,他们有太多的物质追求:房子没着落、工资不够用、一天24小时,不是愁自己的工作,就是愁子女的未来。在担忧与惶恐中度日,穷人很少有旅游的想法。
卖房旅游。富人无视、穷人无语。而在剩下的一群中等收入,有房有车,仍在为理想拼搏的人中,选择卖房旅游的人依旧很少。
我曾有过大胆的想法,等到自己晚年,在父母、子女都安顿下来以后,我准备激情一把,来个卖房旅游。但如今与那位36岁就带着妻子,卖房、卖车、辞职的翟峰相比,我的想法太幼稚,想要追求自由,却无奈只能到退休之后才能狠下决心。
想要环游世界,光靠卖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细化到每位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是想安安静静的生活,还是痛快的活一把。还要深入旅游的细节,制定细致的旅行路线、解决各地的语言交流问题,要有战胜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的勇气。
当人们进化到今天,城市化封闭了开放的视野,旅行能力也在渐渐丧失,挑战自然,不单单需要经济实力,更需要身体力行。
走出旅游困局,不要被房子束缚
走出旅游困局,要先走出思想困局,再走出房产困局。然而这两种困局纠缠在一起,人们往往因为房子而遏制了自己的思想。
走出房产困局,要知道房子的两面性:一面只是个水泥制成的人造品,另一面则代表温暖的家。只要有家在,哪里都有停泊的港湾。翟峰卖房旅游,正是走出了房子困局,把大海当做自己的家,无论海浪多大,一家人相互依偎总能找到停泊的港湾。他们最终实现了旅游的价值。
然而,一味的效仿,并不能真正的走出旅游困局。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而梦想只有在自我思想的释放中,才有可能实现。模仿别人的路,走别人走过的路,往往会让自己无路可走。理解卖房旅游,首先不能被房子束缚。
航海之旅,并不是信手拈来,普通人的环游世界梦想,并不像富人那样心一念就能实现,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创造梦想的可能。旅途的收获的大小,不在于远近,身体力行才是关键。
大二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爬黄山。在那次旅行中,我深深体会到有钱人的旅行方式与我们这些穷学生大不相同。
大二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爬黄山。在那次旅行中,我深深体会到有钱人的旅行方式与我们这些穷学生大不相同。
穷学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爬到黄山一定的高度,而有钱人可以做缆车,直接到达顶峰。在山顶入住旅店,穷学生几十个人蜗在一个大厅,为了看日出,我们要忍受蚊虫的骚扰。而有钱人,可以入住距离日出最近的光明顶宾馆,在房间里就可以欣赏到日出。
在那次黄山之旅后,我立志要成为有钱人,下一次爬黄山的时候可以一步登天。可如今细想,除去花费金钱多少,穷学生与有钱人收获的一样是旅行的快乐。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欣赏风景,依然自在。有钱人,通过花钱,乐在逍遥。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们看到的风景不同,但其实有钱人看到的风景比我们更多。那些有钱人,一生看过的黄山风景远不止一次,但在和我们一般大年龄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登上顶峰的。
走出旅游困局,无关距离远近,城市一日游也好,北京三日游也罢,自助游,千里走单骑,环游世界,都是在过程中寻求旅行的意义。
每个人都拥有旅行的能力,并且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未知。旅游的快乐其实只是一念的单纯,不受房子困扰,不受未来苦恼。走更远的路,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选择一种旅行,寻找河的第三条岸
梦想注定一番风雨、一番阳光的旅行。成功只是一个结果,而过程是在由此岸到彼岸的追逐过程。
然而在开始、过程、结果构成的生命河流之中,还有第三条岸。正如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在《河的第三条岸》中描写的父亲一样,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抛下了妻子,孩子,独自制造了一艘小船,在从此岸到彼岸的不断的反复中,终于选择寻找第三条岸:追求精神理想
然而在开始、过程、结果构成的生命河流之中,还有第三条岸。正如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在《河的第三条岸》中描写的父亲一样,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抛下了妻子,孩子,独自制造了一艘小船,在从此岸到彼岸的不断的反复中,终于选择寻找第三条岸:追求精神理想
人生如此,要面对各种旅行,然而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寻找快乐,寻找精神追求中的第三条岸:那里有理想、追求、金色的果实!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一篇:最美抗癌女孩遗书让人感叹生命短暂
后一篇:回忆和快乐男声走过的十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