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撑竹筏上学”的悲情难掩学生求学的快乐

(2013-09-11 09:45:38)
标签:

乘着竹筏上学

杂谈

教育

分类: 教育热点
“广西藤县小学生撑竹筏上学”的报道,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看着幼小的 孩子坎坷的上学路,长期出没在风波之中,不免让人们为孩子的安全担忧。很快 ,在社会的关怀中,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撑竹筏上学”已被叫停,政府通过 设置“临时教学点”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上学难题。
 
“撑竹筏上学”的悲情难掩学生求学的快乐

9月9日,在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通往那龙组的桥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涉水通过桥面。孩子们告诉记者,每年雨季水库涨水,上学必经之路的大桥就被水淹没,一年最长有2、3个月,他们每天都要在水里往返,穿着湿衣服去学校上课,靠体温把衣服慢慢暖干。据村民介绍,每逢雨季水库涨水,村民、学生都需要涉水通行,这种状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持续30多年。 
 
文/新锐振鸣 

对于山区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上学的渴望,只要有学可上,那么无论是出 没风波,还是在一隅安定的环境下学习,都是快乐的。但这一切,对于早过上安 逸幸福生活的城市人民看来,总是一种悲情。

人们眼中山区孩子的悲情,是与城市孩子良好的上学环境对比产生的。在大城市 中,有哪个孩子不是在父母的呵护下上学,有哪个学校的孩子不是在校车的接送中上学,有哪个孩子不是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呵护中上学。那么拥有良好 上学条件的孩子快乐吗?那些对山区孩子满怀同情的大人,肯定认为城市里的孩 子都是幸福的。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了安定生活、衣食无忧的学生,求学之路并不是无忧无虑 ,他们受着城市安逸生活的诱惑,不明白读书能够带给他们什么。只是一味的认 为,读书就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满足家长心目中的分数。除此之外,城市里的 学生,娱乐方式又有什么?除了看电视、上网,就是走在被学习的路上。缺乏兴 趣的学习,能让城市学生快乐吗?

可对于那些缺乏良好教育资源,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学习,乐于出没在 风波之中。如果让他们了解城市孩子的上学之路后,他们也许会对如今的遭遇感 难过。但是在如今,在山区教育资源还处于“临时”,不完善的时候,能够上学 成为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候。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山区孩子,在涉足河水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最淳朴的快 乐,是那么单纯。你可曾想过,最艰苦的环境中,却催生出真正的童趣。对于这 样的童趣,那些自幼生活在乡村里的大人们能够体会到。

和普通人的悲情观不同的是,“撑竹筏上学”也许是这些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人们该担忧的不应是这些孩子的童年,而应该是他们的未来,当他们有一天走 入城市,还会像现在一样快乐吗?很可能他们也会染上城市孩子的寂寞与孤独。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对 于山区孩子来说,出没风波又怎样?他们遭遇贫苦,却苦中作乐。在跋涉之中, 他们学到了更强大的生存能力。因此在他们长大以后,面对城市的坎坷路时,他 们的内心会更加坚韧。相反的是,那些自幼不经历风雨的孩子,在过度溺爱之后 ,在遭遇真正的人情冷暖后,悲伤真的会逆流成河。城里孩子的沉沦不是更加令 人担忧。

那么我们的教育该怎样挽救这出现在城乡孩子求学过程中的悲情?为了贫困乡村 的孩子,我们应该尽全力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不一定要给他们和城里孩子一样 的教育环境,但至少要保证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不受侵害。为了城市孩子,我们更 应该挖掘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不要过度打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城市学生的减负,也应该做到实处。让他们获得学生该有的快乐!

注:原创作品、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