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高考户籍制度升学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 |
分类: 教育热点 |
文/新锐振鸣
一直以来,高考户籍制度对外来务工子女异地高考的限制饱受争议,很多人都希望取消高考户籍制度,一方面可以让异地考生可以在外参加高考,免受户籍的限制;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高考的公平进行。可是因为各个城市自身的教育模式不同、教育资源不同、城市发展的人口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导致了取消高考户籍制度,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兼顾各城市学生的高考利益,教育部才不得不妥协出了“异地高考”方针。
8月31日晚,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称,相关意见已获国务院批准,在因地制宜的方针指导下,各省区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于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给各地订出最晚时间线:各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同时要求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防止“高考移民”现象。
虽然由上提出的“异地高考”的指导性文件已经公布,但是下放到全国各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异地高考方案难度还是很大,各个城市不仅要考虑到,考生在输出地与输入地,各种个人资料的衔接问题,还要保障本地考生与异地考生都在公平的环境下报名参加高考。如果偏向任何一方,都会造成另外一方的不满。对于一些发达城市,像北京上海来说,异地高考势必影响,他们的自主招生问题,本来有一定名额是给拥有当地户籍的考生,可是如今要解决异地高考,势必对当地考生的照顾有所降低,这必然引起当地考生的不满。
而在制定”异地高考“方案过程中,最重要的除了要切实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还必须解决”高考移民“问题。由于各地教育资源不平衡,像一些教育条件落后地区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考入知名大学。一些乡村考生也很难走入城市。在此之前,对于经济条件发展落后地区的人民,总认为让孩子努力学习,参加高考就有望走出贫困,进入大城市之中。可是在当地教育落后的前提下,又怎么可以赶上城市的大学班车,所以能够抢上这班车,最重要的就是,落后地区的学生,能够随他们的父母到大城市里上学,利用良好的教育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因此为了孩子的将来,很多家长都为孩子进行了大笔的教育投资。
对于那些外来务工父母,肯定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回报,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孩子在外地就读那么多年,最后却要回老家考试。因此异地高考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方便外来务工子女的高考需求。但是如果这样一种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必然会在打消外来务工父母顾虑的情况下,选择让他们的子女一窝蜂的到某个城市上学,参加高考,这无疑加重了一种城市的负担。
就拿北京的高校来说,全国各地想到北京上大学的人有很多,但是北京各大学的招生名额都是有限的,一方面他们要解决自己城市学生的录取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报名问题,当异地高考付诸现实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些城市必然会出现教育拥挤,到时候各地的教育资源更加不平衡。
所以在面对”异地高考“方案在各城市的制定,个人认为他不会全面的取消户籍制度,只会在为了解决”异地高考“上,设置其他的门槛,来控制输入地与输出地人口的流动。如此看来,在异地高考方案,还没有正式以某种姿态出现的时候,还会给人们留下很多悬念。如何能够让各地高考实现相对的公平,各城市教育部门还是要煞费苦心。
在对于”异地高考方案上“,很多老百姓希望全面取消高考户籍制度,实现全国统考。让公平高考更全面化。这样一种想法,我想在目前的中国会无法实现,因为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经济发展的层次不齐,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一种现象,谁都想享受好的待遇!换言之,又有哪些身处得天独厚位置的人会放弃自己的优势,把机会让给别人。
虽然教育的发展需要各地人员不断的流动,而异地高考方案确实能造成这种流动,可是归根到底,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只会造成单方面,落后城市到发达城市的流动,回流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一旦控制不平衡,反而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所以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门在解决全国的教育问题上,无论任何方案的出台,都是对各地教育的一种妥协。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一篇:已婚幸福妻口述世上少有经济适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