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祭"父亲:赌上社会医疗保障的最后一口气

(2012-07-18 07:59:01)
标签:

祭奠

医疗保障

邵东县人民医院

医疗费用

晚年

杂谈

分类: 锐观社会

"活祭"父亲:赌上社会医疗保障的最后一口气

"活祭"父亲:赌上社会医疗保障的最后一口气

"活祭"父亲:赌上社会医疗保障的最后一口气
长沙女子头包白布风雨中“活祭”72岁老父

作者:新锐振鸣

 

一、

活祭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在圣经中提到的,用活人祭祀神灵的传说。
在中国历史上,迷信思想让许多统治者,想借以生杀之法,将活人送给天神或妖魔,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今,活祭还多了一个很单纯的意思:活着祭奠将要逝去的人或者事物。
2012年7月16日,长沙杜甫江阁附近,一名迟暮老人正在风雨之中接受两名头裹白巾女子的祭奠。旁边有一块告示,记录着老人心酸的人生路:老人贺某今年72岁,邵东县人,今年7月病重,经邵东县人民医院检查,患有脑出血、脑梗塞及肺炎,病危。其子贺银海从北京赶回老家,身上仅有的一万多元,很快被用光,前天来长医治,因交不起医药费,无法入院。
老人无奈的坐在那里,为了自己最后的归处,赌上了自己的最后一口气。
 
二、
在活祭的现实之下,老无所依、老无所养是传达到我脑海中,最令我心痛的悲惨结局。
一时之间,我质疑“儿子”的用心,身为人子,怎么能让自己的老父亲,在弥留之际,过的那么无奈。既然老人无钱治病已经成为现实,那么为何“儿子”不能在老人最后一段时间,陪老父亲开心的走好。
然而人活着都是在乎那生前的一口气,气不解决,老人的无奈与埋怨也会死不瞑目。老人和其儿子不惜忍受众人眼光,用“活祭”究竟来祭奠什么?他们在祭奠这个社会的悲悯之心、祭奠那奄奄一息高傲的医院,祭奠“交不起医药费,无法入院”的规则,祭奠迟暮的社会医疗保障,祭奠父亲辛苦一生却无归处的悲惨故事!
 
三、
活祭一幕将狭隘的社会医疗保障,以及医院“救死扶伤”精神已死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出来。
不身临其境,你也许无法看清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我们不能不理老人所遭遇的无奈与痛苦。
作为年轻人,我们是不该抱怨社会的不公,应该用实力说话。而对于老人的“儿子”,一个壮年人,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的父亲,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可是他没有做到。这是这位“儿子”的能力所造成的,也是社会的竞争造成的,是葬身在社会拼搏中的结果。
没有赚钱的能力,自然就失去了很多的生活保障。而赡养老人,也成为了这位老人的压力。在高额的医疗费用面前,老人一家显得束手无策。
对于一个迟暮的老人而言,在自己面临看病难的问题时,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只能用活祭唤醒社会的关注。这是老人的无奈。但是作为一个为社会劳动数十载的老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工程师,老人居然到最后也得不到社会的保障,医疗的保障。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
发生在老人身上的悲剧,本不应该发生。因为这个年轻的社会本来就应该尽全力,保证好老人的晚年生活,在老人个人以及其子女无法满足自己生活、医疗、养老的现实下,医院不该拒绝生病的老人,社会更应该保障老人的生活。
 
四、
最近,我们谈到的孤独老人”入狱“的养老事件,也有”活祭“的影子。付达信老人今年近70岁,可他的一年生活费才有600元钱,老人一年也吃不到几顿饱饭,加上老人年事已高,常年被病痛缠身,根本无法支付起医疗费用。在他听说过有人”入狱就医“的事情后,他决定通过抢劫入狱养老,结果在2008年,老人终于得偿所愿,在监狱里,老人不仅吃上的馒头、鸡蛋、有衣服穿,还有人看病。老人想让自己的晚年在监狱度过,可是当老人入狱刑期满后,老人无奈的回到了养老院,老人又过上了孤苦的生活,他担心自己会熬不过去,就在自己的房间里,给自己放上了一口棺材,用于一个人”活祭“。
 
五、
在这个社会中,还有很多老人不仅没有子女赡养,更缺少社会的关注,他们的晚年又有谁给他们送终。在前几年,一个小区的楼层里,从某一个地方传来了恶臭,周围市民以为谁家的肉坏了,可是一个月后,当市民撬开某一处的房门时,却发现老人已经死亡,尸体开始腐烂。还有一个事件,发生在相依为命的爷爷和孙子身上,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因为生病一直躺在床上,由孙子打工照料,不幸的是爷爷很快的去世了,而孙子因为无法安葬老人,而与爷爷的尸体呆在一起很长时间,才被人发现。
 
六、
社会的人口普查年年在进行,难道不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社会的最低保障时刻在进行,可是为何不主动关心,自己社区里,或者某个角落的贫困的人。如今的大城市中,领里之间的关注早就被混凝土给阻隔了,如果再没有社会的关注,那么我们生活中赤裸裸的”活祭“现象不是会经常出现。
 
七、
人总是会老的,社会理应全面的看清这种情况,政策要随之出现,保障老人的生活行动要做到实际。不然无奈的老人最终只能用自己的那口气,赌弥留之际那由世人眼神,和媒体闪光灯照射下的唯一一次关注!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