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热点 |
分类: 青葱校园 |
核心提示:上海市某名牌大学一名应届毕业生近日写了一篇日志,描述自己毕业典礼发言稿被老师要求润色和修改的过程,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极大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毕业典礼上,校长们纷纷PK演讲,希望自己的讲话能够远离官话套话,但是学生的讲话却官腔越来越浓,有时候甚至是“被套话”。(文汇报)
口 新锐振鸣
大学毕业礼上,各种演讲此起彼伏,有学生的演讲、有老师的演讲,有校长的演讲,有宿管阿姨的演讲。其演讲的味道也在改变,本应该成熟的老师、校长的演讲变的活泼起来,变得幽默生动,而本应该有青春活力的学生演讲却变得成熟、甚至官腔味十足。
如今大学毕业礼上学生的演讲,有多少是学生们真实的心理话?如果要找学生的真心话,那肯定要到废纸堆里翻半天才能找到,因为真话早已被一次次修改,等到毕业礼上真正演讲时,其内容已经面目全非。与其说是学生的演讲,倒不如说是校领导想借着学生的演讲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话。
“今日我为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一我为荣”,多么俗套的官话,几乎是每篇学生演讲稿里的常客。学生牵挂母校、热爱母校,但不一定非要把母校放在嘴上。就像许多中国人爱国一样,这个说爱国、那个说爱国,但其实真正的爱国根本不需要说出来。爱是一种内心真挚的表达,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需要通过时间来证明。
就像前段时间南信工的宿管阿姨,她虽然没有整天对学生说:我爱你们。但她却通过各种细节,比如说帮学生晒被子,买零食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爱。细节产生美,只有真心实意才能打动人。可以说宿管阿姨的演讲十分普通,没有修饰,但却字字句句都能打动人。可以说宿管阿姨的每一句话都能唤醒学生某一阶段的记忆,因为吴阿姨的演讲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每一句演讲背后都有个真实的故事。而一些与学生们本身就疏远甚至有隔阂的大学校长们,其演讲口口声声爱同学,催人泪下,实质却是哗众取宠,一系列雷语背后,却是骨子里怎么也抹不去的官气。
他们把这种官气加载在了学生的身上,用学生的嘴来说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认为,学生的演讲需要有高度,因为学生的高度就代表了其学校的高度,可以说这也是一项面子工程。就像某某大学夸耀自己学校出了70几位富豪一样,这都是炫耀,都是浮夸的表现。
大学校园本应该是纯洁的,却被这些所谓的高管领导给官化,让学生说句心理话都不行。试问,这样的大学校园怎么能让学生充满青春活力?也难怪,高校培养的是富豪、是以后做官的学生。他们需要官官相互,他们需要升官发财。最终一流的高校生产出了一流的人才,他们为母校说着一流的官话,做着一流的丑事,最终被世人的一流唾沫所唾弃。这难道是高校想要的吗?
被官化的学生注定会成为虚伪教育下的牺牲品,这点不知道你们信不信?但不管你信不信,至少我是相信的!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