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饥饿女孩 |
分类: 锐观社会 |
核心提示:
【起因】7月8日,网友“施施妈”在“广州妈妈网”上发表题为《令人发指:家住豪华社区,女孩饿成皮包骨,被迫跳楼觅食……》求助帖说:我和朋友7日晚在广州碧桂园的711便利店遇到这个小女孩小羽(化名),6岁,她来便利店偷东西吃。我们发现,她骨瘦如柴,和在图片上看到的那些没有食物吃的非洲瘦小的小孩一样。
帖子发布不久后,立刻收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帮助“饥饿女孩”“广州日报”也对此做了一系列跟踪报道。
【经过】7岁女孩童童的遭遇牵动广州碧桂园许多街坊的心,社区义工这几天已经自发组织起一个“爱心接力”活动,童童在救助站期间,不仅每天安排人以“接力”的形式去探望她,而且发动广大街坊,每天满足童童一个愿望。
【结果】7月11日,饥饿女孩生母连夜赶到广州,其生父继母也愿意放弃对童童的监护权。目前“饥饿女孩”已随生母暂时回到香港。
口 新锐振鸣
假如没有好心市民的发帖,没有相关媒体的鼎力相助,没有社会好心机构的相助。“饥饿女孩”童童的处境又该如何?面对父母离异、面对狠心爹、面对变态继母,“饥饿女孩”的未来又会是怎样?他们已经剥夺了童童的上学权力、活动权力、难道连自己孩子的生命也要夺去吗?此时此刻,童童最应该感谢的是社会,感谢媒体,因为她的家庭虽然抛弃了她,但我们的社会并没有抛弃她,社会的关爱,让童童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宿。
在如今社会,家庭“虐童”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孩子受到家庭暴力的,多半是父母的离异、和继母的插足。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金钱压力所致。但是“饥饿女孩”身居豪华社区,用土话来说,她的家庭应该是吃“肉”的,即使父母离异,但是家庭底子还是有的,其父也有能力满足她的日常生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肉食的家庭,居然会有一个如此瘦骨嶙峋的女孩。她甚至被继母监禁,最终因为饥饿难耐而跳楼觅食。
女孩居然要“跳楼觅食”,可见她在她的家庭内曾遭受过怎样的待遇。而为人父母者又存的怎样的良心。当记者问及其继母,为何要把孩子关在阳台,不给她吃饭时。其继母解释道,是因为童童太难带了。仅仅是因为难带,就要把孩子饿着吗?可见继母是包藏祸心的,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就对童童施以暴力。这和许多电视剧里的恶毒后妈的行为举动是一样的。那么面对自己的女儿受到如此待遇,童童的亲生父亲为何不出手制止?都说虎毒不食子,为何其父亲狠心看着女儿受着家庭暴力?可见其父枉为人父,与禽兽无异。
幸运的是,在媒体的帮助下,童童的生母终于见到了童童。据童童母亲介绍,自从她和童童父亲离婚后,童童的监护权就落在了其生父继母的手里,但是如今孩子弄成这样,令她很伤心。在道德的谴责下,在社会法律的援助下,童童生父继母愿意放弃对童童的监护权,童童终于可以回到了生母的怀抱。
童童是回到属于自己的家了,但是其生父对此一点表示都没有。难道在其生父心中,童童就是一个包袱,想留就留,加以虐待,想抛弃就抛弃。在抚养童童的这些年里,狠心爹到底为童童做过了什么?有没有尽过做父亲的责任?童童这些年来受过的伤,作为生父岂能放弃抚养权就成了无事人。童童生父的行为不仅触及了道德层面的最底层,而且违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对此其生父必须对童童负责到底,既然不能给童童父爱,那么至少也要用金钱来补偿。假如连金钱补偿都没有了,那么社会还有什么公道?
在童童终于摆脱了肉食家庭的残忍后,记者问她最想要的是什么。童童用纯真的声音说:我要上学、我要交朋友、我要买书包。这些要求很简单,但对于曾经的童童来说,却是那么可望不可即的。它们是童童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痛。这些痛是这个豪华家庭给与的,这些痛是不可磨灭的,这些痛不应该再出现在孩子的童年!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