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入侵校园敲响几道警钟?
(2011-06-21 07:29:34)| 标签: 教育 | 分类: 青葱校园 | 
核心提示:审理未成年人涉毒案件的法官发现,案件数量增加的同时,未成年人吸毒和参与毒品犯罪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低龄的趋势日益明显,“90后”参与吸毒、贩毒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95后”的犯罪嫌疑人,折射出对未成年人禁毒教育的不足。(工人日报)
 
口 新锐振鸣
 
最近一部与校园禁毒有关的TVB电视剧《点解阿sir系阿sir》在网络上热播,该剧用喜剧化的拍摄方法,给观众讲述了毒品入侵校园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以及老师、警察、学生与毒品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令人感触最深的是接触毒品的学生品德个性均多样化,有富二代、有穷二代、有问题学生、也有平时的乖乖学生、也有性格懦弱的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一法院法官在审理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时发现,未成年人吸毒和参与毒品犯罪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低龄少年涉毒数量成上升趋势,以“90”后居多,也出现“95”后的学生。据深度调查了解得知,这些学生涉毒的原因基本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经济情况有关。小赵家庭富裕,但其家长因长期在外经商,疏于对小赵的教育管教。致使小赵经常与同学初入酒吧、KTV,最终染上毒品;小王家庭不富裕,但由于交友不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KTV中,小王被同学怂恿,吸食了毒品;小孙因为家贫辍学到北京打工,一日在给朋友送信时,发现信中装的是毒品,但出于面子,小孙开始贩毒,最终被抓。
 
现实中的三个事件与电视剧里出现的涉毒学生的生活状况与特点不谋而合,从中不难发现未成年人涉毒的原因:
1、与意识有关。未成年人还处在身体和思想的发育期,明辨是非的能力弱、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好奇心大。因此对于毒品没有深度的认识,加上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难免会受到别人的唆使。
2、与家庭经济有关。富二代涉毒是因为有钱没地方花,加上自己对毒品的好奇心,因此一发不可收拾。这点和社会上吸毒的一些明星很相似,明星们吸毒也是因为自己钱多没地方花,最终造成一种金钱使用慌,在寻求刺激的心理下,他们选择了吸毒。而那些穷二代涉毒的范畴基本是以贩毒为主,因为正常的工作收入毕竟有限,而贩毒的收入确实可观的,在钱的诱惑下,他们铤而走险。
3、与特定场合有关。通过上述几个事件,不难看出,他们吸毒贩毒的场景都是在成人化的娱乐场所中,在环境的影响下,毒品找到了易控制的学生为寄主。也是在特定黑暗的环境下,才有种种毒品交易。
4、与交友不慎有关。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哥们义气、社会道义的逼迫下,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被忽悠进去。因此可见,毒品犯罪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其背后一定有很大的集团操纵。
5、与家庭教育与社会引导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忽视、冷漠,都是造成未成年人涉毒的重要原因。而社会过度的把禁毒纳为成年人上的事,忽视未成年人的禁毒教育,这也是造成青少年涉毒低龄化的原因。
 
由此可见毒品入侵校园绝对不是瞬间的进发,而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各方面没能做好防毒的准备之下,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破孩,最后导致了问题学生越来越有问题,部分才能出众的好学生开始用高科技贩毒犯罪。这多充分的警示了校园禁毒势在必行,不容忽视。
如何全面推行校园禁毒:
1、学校家庭要大力开展禁毒教育。学校可以举办各种主题班会,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主要目的是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让他们正确认识毒品。
2、有关职能部门要严厉惩处各种贩毒团体,从根本上杜绝毒品的流通,严厉禁止毒品入侵校园。
3、学生自身要严格约束自己,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学生要自觉的树立禁毒意识,如发现身边有涉毒现象要及时举报。
只有在学校、家长、社会、学生这四方面共同对毒品的抵制下,禁毒才能达到实质的效果,这四环,环环相扣,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此外在各种涉毒案件中,可以清楚的看清一点:涉毒的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没有道德基准的人。他们为了减轻自己的风险,经常用非常手段来迫使一些弱势群体来为他们背黑锅,他们卖毒品却不吸毒。这充分的说明:毒品对人的发展、对人的身体健康绝对是有影响的。既然毒品有害,那么我们岂有不杜绝的理由?相信正常的人在看到眼前有明坑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往里面跳的!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