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赛后的思考,全明星还是“权”明星。
※ 文/小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的全明星赛上,多了不少新生面孔,也多了不少远去的背影,作为一名自认为还有点儿资深的球迷,虽然难免唏嘘感叹,但大可不必太过伤感,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谁有一天,都要为后浪们的成长腾出空间。
全明星周末,向来都是一场娱乐盛宴,从联盟的管理者、球队的经营者,再到每位球员,全都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极尽狂欢之能事。然而在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娱乐的性质仿佛有点变味儿了,至少不再那么纯净了,一如既往放肆的大笑背后,掩映着多少美职篮早已内定的剧本,人们开始迷惑了,不淡定了,到底是娱乐球迷,还是愚弄球迷?
一:格里芬内定扣篮王?
无可否认,今年的扣篮大赛,是近十年来,质量相对较高的,高于拥有罗宾逊、格林和伊戈达拉的那一届,原因很简单,今年参赛的,都是NBA出了名的变态级跳跳男,而且谁也不服谁,平时没啥机会碰头,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那还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斗个你死我活啊。
格里芬能够夺冠,其实我没啥意见,只是从赛前到赛后,从媒体到个人,众口一词的都说格里芬预定了扣篮王,我必须要说点啥了,难道其它人就一点机会都没有吗?格里芬的实力就真的一骑绝尘吗?未必。
看看麦基那两个极富创意的灌篮就知道了,凡是能够参加扣篮大赛的,都不是盖的,谁都有机会夺冠,况且扣篮大赛不是一直高傲的倡导着“创意比技巧更重要”吗?
麦基犯了一个错误,有点虎头蛇尾,杀手锏用的太早了,而格里芬在这方面,掌握的恰到好处,前面的几扣,依靠个人变态的身体天赋,能够跻身下一轮就已经足够了,然后将飞跃汽车这种集创意和实力并存的惊天一扣,留在了决定命运的生死战上,而此时的麦基已经有点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所以,扣篮大赛玩的不仅仅是技巧、创意,还有战术。
我曾经设想,如果麦基将他那两个创意扣篮留在最后的话,那么冠军究竟花落谁家呢,还会是格里芬吗,我觉得仍然会是,因为无论从个人影响力和未来发展潜质来讲,麦基都远远不如格里芬,在NBA的造星模式下,麦基只能被牺牲,野兽般的格里芬问鼎,显然更有噱头,更能向洛杉矶主场的球迷和媒体们献媚,更能安抚和娱乐全世界球迷的谆谆期盼。
二:众星捧月,力推科比第四次上位?
比格里芬内定扣篮王,更加没有悬念的是,从全明星落户洛杉矶的那一刻起,MVP的奖杯就已经摆在科比的家里了。在科比还没有彻底没落到打酱油的地步的时候,NBA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位人气王的。
比赛一开始,科比这位老实孩子,也确实卖力的执行着斯特恩校长的指示,不然对于科比这种久经全明星沙场的老将来说,哪还有那么强的攻击欲望。
但是,斯特恩校长没想到的是,比赛中竟然意外的出现了两个刺头儿,还不自量力的妄想搅局,一个是西部不服科比主人公精神和大佬儿地位的热血青年杜兰特,另外一个是东部多年来一直想要将科比拍死在沙滩上的后浪詹姆斯。
杜同学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天真的以为凭借漂亮的数据就可以虎口夺食、抢走MVP奖杯,我敢大胆的预测,就算比赛结束,杜同学的各项数据统计全都高于科同学,而科同学只要不是烂的一大糊涂,奖杯还是会被科比顺理成章的收入囊中。
詹姆斯同学,则有点“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味道,奈何西部的各位同学众志成城、坚决完成校长交代的指标,而东部各位同学却貌合神离、冷眼看一场热热闹闹的笑话,所以,东部全场落后、最终失败的命运也顺理成章了。
近几年来,科比的江湖地位受到了后辈们的严重威胁,斯特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用一场“科比保卫战”稳定局势了,于是,在科比家门口举办的全明星赛,就像及时雨一样的来临了,斯特恩和科比两人一合计,得了,用一场比赛,告诫那些不安分的同学们,想要上位,也要等哥彻彻底底的“毕业”了再说。
三:全明星,主场优势有几何?
每年的全明星赛,主场球队的当家球星,基本上都不会缺席,甚至还有点“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味道,除非外来的强宾太过强势,否则很难压过这只“地头蛇”。
今年轮到科比当地头蛇了,那有没有别的“强宾”欺主呢,别扯了,太会开玩笑了,科比都是欺负别人的主儿,谁还能在他的地牌欺负他啊。
可以说主场占据的成王败寇因素非常大,但这里的“主场”,不是单纯的场馆和场地,而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去年的达拉斯全明星,诺维茨基虽然拿了不少分,但是又怎么样呢,还不是照样被美国人抢了风头,所以说那些所谓的主场优势,也仅仅是美国人玩的游戏,圈外人永远别想走进去,除非你拥有改变游戏规则的硬实力。
四:全明星,是“全”明星,还是“权”明星?
俗话说:“朝廷里有人好办事”,五品的钦差吓死一品的封疆大吏,说白了,人家背后顶着的是皇权,一切的不服和抗议都是对皇家威严的挑衅,最终的下场就是在别人的谈笑风生中被和谐。
翻一番扣篮大赛以及全明星赛的历史,无不沾染着内定和猫腻,NBA的宗旨就是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娱乐球迷,如果仅凭实力,而不顾球员人气和球迷意愿的话,那还不如看一场免费的街头篮球呢。
在各个领域的赛事都逐渐趋于商业化的今天,“全”明星向“权”明星的过度,本身也无可厚非,球迷本就是一群找乐呵、看热闹的俗人,随着媒体的风向标,跟着大鱼上串,又何必去鸡蛋里挑骨头的死命追求,到底是全民娱乐,还是全民愚弄呢。
(文/小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