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满乾坤福满门

(2015-03-31 20:42:52)

 

新年伊始,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了1枚《拜年》特种邮票。邮票采用喜庆的大红色背景,画面上是一对活泼可爱的儿童“欢欢喜喜”拜大年。儿童背后大门内的影壁墙上贴着“福”字剪纸窗花,两只羊立于福字上方,象征羊年吉祥如意,福气满堂。两侧门上张贴着一副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阐释出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曾经有言“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我在想,凡有华人处,皆有新春联吧。据说“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出自五代十国时国君之手的春联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贴春联已经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拜年邮票采用的这副最广为人知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也来历不凡,由明朝嘉靖年间广东省潮州市金石镇状元林大钦写就。

说来惭愧,如果不是恰好有潮州邮友有心为我寄来金石镇政府公函原地封,我真没考究过这拜年票上对联的来历,因为实在是太耳熟能详了。邮人总喜欢考究邮票原地,名人故里、事件发生地、作品创作地、文物出土地、动物生活地、植物原产地等等,都是原地集邮的邮人热衷探究的话题。在我看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凡华夏大地应该都是拜年邮票的原地了,怎么会有拜年票原地之说呢?

这拜年票的“原地”自然就是作为邮票画面中重头戏的这副对联所引起的溯源。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难怪我的潮州邮友文采斐然,诗情洋溢,再繁忙的公务也挡不住他纵情四海的诗意,随便一个戳片在他手里都是灵感的源泉,似乎有点石为金的魔力。他用邮戳缀成的诗经常让我叹为观止,也让我乐于和他分享五花八门的邮戳,一份集邮的乐趣幻化为无穷的趣味。原来广东省潮州市金石镇是闻名遐迩的“状元故里”,明代方圆五里地出了潮汕地区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林大钦,还有蔡大用、潘大宾、辜朝荐等名人,曾有“五里出三大,一朝四进士”的美誉;在清朝时更有“百步二解元”的声名,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金石镇素有“百年商埠”之称,也是首批获“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的镇,更是全国有名的花木种植基地与交易集散地。

拜年邮票发行当日,潮州邮友忙于工作未能寄出首日封,于1月23日寄出潮安县金石镇人民政府公函封弥补遗憾,并套寄了由拜年邮票设计者吴冠英老师再次出手设计的广东省邮政公司拜年首日封,不但让我分享拜年的喜气,也沾染状元故里的文气。

http://s13/mw690/001t0rbSzy6R8oskfKs1c&690

http://s9/mw690/001t0rbSzy6R8otA2lG78&690

 

 

《拜年》邮票既迎合了传统的民俗文化,也是《拜年》系列邮票的第一组,喜闻乐见的题材甫一问世就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热捧。2015年2月春节前夕,中国邮政发行了《乙未年》拜年封。不同于以往拜年迎春封加贴生肖票,而是加贴拜年邮票,名副其实的拜年封自然成为邮人拜年纳福的首选,也把拜年邮票的深入人心推向高潮。

 为了让这第一枚拜年邮票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羊年这个春节广纳福田,我既托了各地邮友寄赠,也通过网购代办,春节后收获了满满的幸福。陇西福星高照陇原,威海幸福门开门纳福,北京祈福、宁波百丈祈福一南一北翩然降临,枝江安福寺、宝鸡福临堡送福到家,更有广安广福、岳池齐福、怀远万福等福地洞天,齐祝幸福。今年是羊年,自然少不了黑龙江羊安、贵州羊昌这样的美好祈愿,远在深圳南国的春风也适时送来春天的讯息。一一欣赏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拜年封,红红火火、饱含寓意的拜年祝福真是应了邮票对联的那句话---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http://s15/mw690/001t0rbSzy6R8owQTFAce&690

http://s1/mw690/001t0rbSzy6R8oxWeQwb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