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

标签:
情感 |
潮州朋友说在他们那里中秋是大节日,有很多民俗活动。我这个西北人还真没怎么见过中秋的民俗欢庆场面,记忆中除了中秋夜我妈会摆上水果、月饼,焚香献月,全然没有其他印象,好像中秋节就只剩吃月饼这么一档事了。
我小时候好吃的东西不多,但我对点心这些真不怎么馋,据我爸曾经说我不太喜欢吃甜饼干,特意给我买过椒盐饼干,那时候真是奢侈的。我不爱吃点心馅里的红绿丝,宁肯捡点心皮和渣来解馋,所以家里但凡有点心,我最乐意把掉在包点心油纸里的酥皮渣全部承包了,吃得满脸都是,那才香。点心平常和亲戚家你来我往互相赠送,月饼却只得一年见一次,说起来还是稀罕的。我印象最深的月饼大概就是大姐、二姐相继订亲结婚之后姐夫家过节送来的礼品,我们老家管女婿给丈人家逢年过节送特色礼叫“缀节”。那时候的月饼礼品套装也没有外包装,就是从小到大一摞,像金字塔一样码起来,用纸绳一绑,这就是送人最阔气的了。月饼和点心虽然外形不同,馅其实大同小异,想来就是现在被妖魔化了的“五仁”吧,冰糖、红绿丝之外加花生仁、芝麻仁、核桃仁、杏仁、瓜子仁五仁。月饼和点心不同在于几乎没有酥皮渣可吃,因此,在那时仅有五仁一种,别无选择的月饼真不是我所爱。
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月饼是我妈自己做的月饼,只有单纯的蜂蜜的甜、核桃仁的香。中秋节前舅舅会用布口袋拿来他家树上打下来的新鲜核桃,有好些年我大哥自己养蜂,所以有自产的蜂蜜,这些都是现成的月饼馅料。我妈不算手巧,烙月饼也没有什么绝技,无非在月饼表面抹一层姜黄,再用简陋的铁夹在月饼中间、边上夹一圈花样做点缀,但是在我记忆里只有这种刚刚出锅的鲜香月饼才是中秋的味道。也许有唯心的缘故,不过核桃蜂蜜红枣花生这些真材实料用柴火慢慢烙熟,那种扑鼻而来的香甜也真的是货真价实的。每次烙饼子之前我妈都会打发我们赶紧去村头的麦场收拾一筐干麦草来。我那时候经常发懒,会不情愿地顶嘴,为啥偏要用麦草,院子里不是明明堆着柴火吗?我妈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一大家子人吃饭,真没闲功夫理我,“让你去就去”,只好拿着柳条筐出门。要到什么时候,我这笨姑娘才明白煮肉要用劈柴,平时做饭用树枝,而烙饼子只能用麦草这样的细柴火?要到什么时候,我才明白乡愁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
我妈烙饼时我有时坐在灶前帮她烧火,挺好奇看着她用火柴梗不时扎几下饼子来掌握火候。做饭的手艺对于我是不太可思议的,我也从来没想着要去学几手,直到现在回老家还是八十多岁的老妈给我做饭吃。很早的时候邻居婆婆就对我妈说,人各有福,这个姑娘不会干活,但书念得好,以后是要吃读书饭的。
我妈经常说起我舅妈给她的忠告,“四个姑娘要能留一个在身边多好,以后就嫁在村子里,早晚端吃端喝你也就没那么辛苦了。”我妈也只是当玩笑给我们说说,从来没当真过。其实哪个做父母的不愿意享这个福呢?我邻居婆婆就真有一个姑娘嫁在村里,而我妈只能看着我们一个一个离家去过自己的生活。如今,她一个人独守老院,不知道她心里是什么滋味呢。
记忆中我17岁读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了。上班之后离家300里,不算多远,但似乎一直在忙工作,忙自己的小家,一年就春节可以回老家团聚。工作之后很多年里没有享受过休假,况且以前也没有中秋假期,即使有了中秋三天假期但离国庆长假那么近,我多半都是凑七天长假回老家。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于我,也就是个千里共婵娟的想象了,我会捎月饼给父母,我也经常给我妈念叨她自己做的月饼。我没想到月缺月圆,年复一年,我妈终有一天衰老得早烙不动那么麻烦的月饼,而我对月饼的记忆就一直停留在年少时光了。
儿子去年到外地上大学,度过了离家的第一个中秋节。今年中秋节时他竟然还没返校,我有点惊喜,又可以和儿子一起过节了。想起我记忆中月饼的味道,今天趁着放假休息我忙活着给儿子做月饼,就像我妈曾经做过的那种月饼。没有柴火,电饼铛我甚至不太会用,还好有老公相助。我和好面,把泡好的红枣、葡萄干切碎,老公帮我把花生米、核桃仁用微波炉焙干,再加一些芒果干,还真凑成五仁了。对了,记得我妈还要焙一些熟面伴进去,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馅吃起来酥一点?我如法炮制。月饼出锅,晾了一会给儿子拿一个尝尝,等在他旁边看他咬了一口,我急着问“怎么样?妈妈自己做的五仁月饼好吃吗?”他点头说好。不知道是真的觉得好吃还是为了安慰我,总之,我对自己做的月饼还是满意的,只是有点遗憾不能给我妈尝一下,她现在也吃不了带糖份的东西了。
老公为支持我的烙饼热情,从夜市买来木制月饼模具,看来做月饼在我家可以作为传统继续下去。
http://s13/mw690/001t0rbSzy6LPPVUFc03c&690
二〇一四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