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5/11/2/1/1130f2f7cb3.jpg
TD-SCDMA如果先独立发牌,将出现何种情况
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国电信产业体制调整的进程,因此,3G对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技术约束正在被一批新的技术所替代,3G的技术战略地位开始下降。同样,在HSDPA及4G研发加速的背景下,中国标准TD-SCDMA的中长期“筹码”地位也在下滑,如果为了中国自主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仅仅或优先单独发放TD-SCDMA牌照,或者按一些人士提出的,根本就不发牌,就按现在这样在完成十城市测试后,再继续不断地扩大测试(变相商用)规模,那么,对中国来讲,在政治与经济的总帐上都是不利的。
1、引发IPR问题。TD-SCDMA专利在CDMA等标准中的自有专利没有超过14%,由于TD和WCDMA在核心网的技术基本一致,这就造成在WCDMA上拥有专利的厂商如诺基亚、爱立信等在TD-SCDMA上也会拥有专利。虽然3G专利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无线接入和空中接口,TD-SCDMA拥有其最核心的部分,但专利问题仍无法完全回避。
2、终端不足问题。现在TD-SCDMA产业链的关键问题是终端的种类还比较少。目前WCDMA的终端已经有200多款,TD-SCDMA终端大约是几十款。如果得不到一流终端厂商的合作与支持,TD发牌后难免会陷于终端供给不足或质量不能保证的问题。特别是150美元以下终端的供给与技术支持,是TD能否快速进入市场的关键问题。
3、双模手机的价格与成本问题。TD-SCDMA发展初期将考虑依托2G/2.5G网络建设TD-SCDMA网络,其终端应为2G/2.5G与TD-SCDMA的双频双模终端。因此,双模芯片的研发进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TD-SCDMA网络的发展。目前双模芯片主要由展讯、T3G、大唐和凯明四家提供。凯明、展讯和大唐/ADI的芯片则相对T3G则偏向通用类,大唐/ADI采用的是软件加硬件高集成度的交钥匙方案,采用这种方案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研发设计和生产手机的成本;展讯相对偏向GSM领域,也是采用高集成度的交钥匙方案;凯明也通过一定方式实现了硬件加软件的高集成度方案。
4、中美、中欧贸易冲突。事实上,在中美、中欧服务贸易新一轮的谈判中,电信开放、石油采购、电力开放等一直是联动性的谈判内容,而电信开放的紧迫性最强。中国在3G市场的开放程度,直接决定在欧美3G市场一蹶不振的海外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前景。
5、商用网的质量面对严峻考验。2006年6月,在来自于某运营商的测试报告中指出,在TD-SCDMA预商用网涉及终端的测试中,电源问题、机卡接口兼容问题、终端性能不稳定以及3G特色业务支持不成熟困扰着TD-SCDMA终端。在实际测试中,各款终端均出现了电池发热和待机时间很短的问题,原因之一是基带处理芯片的耗电、无线收发信机的耗电;终端普遍出现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也和芯片处理速率不稳定有关。目前,这些问题都已基本上得到解决,新一轮的测试效果也还比较满意,但是中因为仅在十个城市进行测试,所以潜在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4、股市的承受力。如果优先单独发放TD-SCDMA,中国移动、电信、网通和联通的股价均可能发生较大的波动,并会影响战略投资人的信心。
5、运营商的积极性。如果电信运营商缺少对TD-SCDMA的信心,也会严重影响到TD的正常发展。
6、可能错过中国发展3G的最后时机。
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在2007年10月或年底前同时发放TD、WCDMA、CDMA2000三个标准,在综合收益上,国家的收益还是大于成本的。当然,在此之前,与高通的IPR谈判是一个难点,但这是一个超越于技术和企业权益,但又必须按市场和法律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是对政府有关人员的一场考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