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2/13/3/24/1100d17f235.jpg
我无意间看到女儿写的一篇短文,大意是:
在幼儿园时,我一直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上小学时才实现;
上小学,我一直希望能单独与同学出去玩(本市),上初中才实现;
上初中,我渴望独闯京城的大街小巷而不需家长陪伴,上高中才实现;
上高中,我一直祁盼离父母远远的,上大学才实现;
上大学,我幻想能搬出家门,自己租房子住,看来只能挣到钱才能实现。
说实在的,女儿的话让我的心漏跳了好几下。但仔细想想,我从小到大,不是也是这么想的吗?人都是这么成长过来的,只是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对“希望”更坚决和彻底。
刚游完广州的香江野生动物园,那里的小动物稍大一些,都会离开父母。做爹的、做妈的就是再舍不得,也抗不过人生之规律。
所以,我这两天也想明白了,我打算在适当的时候,比如下一个寒假,让女儿自己做计划、做预算,自己找伙伴,放开了让她出一次远门,国内也行,国外也行,放出去闯一下。晚放不如早放。
其实,对待经济问题,有时候也象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在市场经济面前,只要把握好尺度,该放的就放,越早放交易成本越低。
现在,中国入世的五年保护期已结束,服务贸易的大门将更大地对外资敞开,外资对一些领域的进入你想拦是很难了;而外资对一些领域的不进入,你想拽也拽不进来。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质就在于它的博弈性,只要是博弈,就有规则和技巧,这应是一种挑战,但对强者来说,更是一种乐趣。专抵不让进的,专拽不想进的,其乐无穷,创造性无穷。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恶魔,因为它要吞噬所有的弱者,全球经济一体化又是一次机会,它或许让中国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真正炼就四量拨千斤的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世界变小变近了,放开的和得到的并不一定对等,但不放开就永远得不到对等。
所以,我把女儿放出去,我想,总有一天她会离我更近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