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威总裁陈卫撤职,大唐高层人事变动凸显国企用人制度缺陷

(2006-09-28 02:13:00)
标签:

杂谈

           信威总裁陈卫撤职,大唐高层人事变动凸显国企用人制度缺陷
    今天突然接到电话,告之信威总裁陈卫被撤职

    对陈卫被撤一事,我先是惊讶,随即又感到这本应是意料之中的事。
    虽然我不知道大唐集团撤销陈卫职务的真正原因,但是根据我这两年对信威的追踪研究,我估计会有以下原因:
    1、大唐新来的老总难以驾驭科学家型的陈卫,使两人沟通不畅;
    2、在TD-SCDMA的发牌近于尾声的时候,大唐集团可以有时间处置信威这个一直不很听话的孩子。
    3、大唐集团面临产业发展的巨大压力,信威的SCDMA和Mcwill迟迟没有起色,要调整研发和技术战略,陈卫无疑已成为贯彻集团战略的最大绊脚石。
    4、信威已进入上市的最后冲刺阶段,大唐怕失去对信威的控制权,一直不同意信威稀释国有股份,并压制信威注入新的资本。因此在上市前夜,更换陈卫,无疑对信威上市后仍听命于大唐集团至关重要。
    5、平衡大唐集团内部关系。由于信威一直在谋求Mcwill的国家标准,试图使Mcwill与TD-SCDMA并驾齐驱,但对此诉求,各部委和大唐集团均表明反对意见,目的是防止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间的内耗。因此,撤换陈卫,或许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是,我认为在一家公司上市之前换帅,很可能使信威的上市计划搁浅。同时,这次撤换在程序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至少没有充分征求中小股东的意见。


                              信威的股份结构
              股东名称                            持股比例
       北京凯通达电信高科技总公司                  43.66%
       北京凯讯达电信工程设计院                     0.80%
       美国CWILL公司                               23.94%
       博纳德投资有限公司                           8.00%
       洋浦三代投资管理公司                         3.60%
       Infoexcel Group Limited                     20.00%
       合计                                         100%


    我个人认为,当前大唐撤换信威的风险表现在:
    1、陈卫事实上是SCDMA和Mcwill根本无法缺失的技术专家和研发领导人。在信威团队中威望极高,近乎于精神领袖,这种情景在国有企业中是不多见的。陈卫的免职将使SCDMA和Mcwill极可能陷于瘫痪,甚至会导致技术骨干流失,使更多的员工陷于迷盲,由此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2、上市很可能失败。使战略投资人对中国国有公司的体制不信任度加大。
    3、已基本确定的开发银行贷款可能因公司风险加大而取消,信威将再次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
    4、如果陈卫由此而再返美国,将会造成严重和恶劣的影响。
    所以,我个人强烈认为,大唐集团既便要撤陈卫,至少时机选择的不好,人事变动的成本太高。
    从大唐信威内部看,撤换陈卫我认为也是必需的,只是要选好时间和方法。
    1、陈卫是中国最优秀的电信科学家之一,但不是一个优秀的市场掌控者和现代公司的管理者。这充分表现在信威的市场部门和战略部门适应性差,创新手段少,专门人才短缺,市场与战略领衔人物馈乏。这是导致SCDMA和Mcwill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2、我曾多次向信威谏言:如果SCDMA在2006年5月用户数达不到1800万户,则必死无疑。我指出,SCDMA的用户发展重点不应放在大城市,不要盲目与PHS血拼,要选择差异化服务,主打小城镇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市场。但信威不以为然。我同样谏言:Mcwill必须建立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力争与中兴、华为建立合作,要尽快完成实验网的搭建,必须借助外力,要与合作者利益均享。但信威同样坚持第一桶金要自己独享的原则。由此,到2006年,还停留在实验室和小范围试用的Mcwill,在WCDMA、CDMA2000、Wimax、WiFi等技术面前,已基本没有多少商用化的机会了。信威在市场推出时间、资本组织与及时供给、市场战略方案制定与贯彻等几大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对这一点,陈卫的“阳春白雪”和“孤芳自赏”无疑是主要原因。
    3、信威公司决策系统存在的问题。信威公司的董事会客观地说存在职能失效,在重大决策上(信威与大唐集团之间的关系除外),公司缺少对陈卫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公司战略的调整完全听命于陈卫一人的意志。
    可见,为了信威尽快摆脱困境,陈卫的离职也是必要的。
    但当前,大唐集团和信威一定要把握好以下问题。
    1、陈卫离职,但人不能离。我们要学会保护科学家、创业者,充分尊重那些事业的最初开创人,这应是一种机制和制度。建议由陈卫担任信威的董事长(陈卫现任副董事长),再专聘一位战略型、市场型的人担任CEO。我不知大唐集团是否有这样的胸怀。
    2、再一种方案:陈卫任公司副董事长,兼大唐集团和信威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享有CEO的全部待遇。但我担心陈卫未必能接受。
    3、暂缓信威的人事变动。抓大局,先解决SCDMA和Mcwill的产业化、公司的上市,最后再解决人的问题。当前仍可由陈卫继续挂帅,但要调整董事会,强化董事会对总经理的监督与约束能力。
    最后我想说,在以往的国有公司调整中,由于人的问题,我们已付出了沉重的改革成本,因此,我衷心希望大唐的这次人事变更,能消除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为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从长计议,最大可能地减少内耗和降低改革成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