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大西北考察之十一(日记)——穿过芨芨草,遥拜煨桑台

(2006-07-19 20:54:00)
标签:

杂谈

    有这样一首藏族民歌,“东方雪山顶上,彩云纷纷扬扬,那是大神小神,正在天上行走”。在歌唱者的眼里,高高的天空布满了神,云遮雾盖的雪山上居住着神,草原和河谷里生活着神,水里的鱼是神的化身,地里的庄稼都有灵魂。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13/10d18d6e22e.jpg

图片说明:青海湖鸟岛,飞翔的鸟不断地在游客头顶拍打着双翅,向你索要食物

5月13日

    恩格斯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诸多神。”
    有这样一首藏族民歌,“东方雪山顶上,彩云纷纷扬扬,那是大神小神,正在天上行走”。在歌唱者的眼里,高高的天空布满了神,云遮雾盖的雪山上居住着神,草原和河谷里生活着神,水里的鱼是神的化身,地里的庄稼都有灵魂。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21/10d18de84fe.jpg


    因此,在青藏高原到处能遇到神庙、神坛、神山、神石、神湖、神树,每条路口都有神佛安居的嘛尼堆,每家房顶都飘扬着祈神的五色经幡。在那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的高山峡口,朝佛者用石头垒起山神的宝座,过山者无不诚恐诚性地顶礼致敬,高呼:“吉吉!索索!神胜利了”。
    在民间宗教中,宇宙被分成三个部分,上面是白色的天空,那是天神的世界;下面是蓝色的水域,包括地下,住着龙和龙的家族;中间是广阔的大地,大地是红色的,活跃着 “赞”和其它地祗们。“赞”神雄强威猛,暴烈而易于冲动,那些红色的崖石是他们的住地。它们的脸也如火焰般赤红。“赞”神管着一方百姓的生死福祸,因此也被称为乡土神或地方神。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住着一切 “赞”神的首领 “赞玛热”,藏民相信它主宰整个西藏黑头人的血肉灵魂。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19/10d18dbb801.jpg


    “念”是雪山之神,主宰草原高山的风雪雨暴。
    藏民从出生第一天起,使要和各种神祗打交道,甚至他们身上就附着种种神灵,头上住着头神 (乌拉),右肩住着男神 (颇拉),左肩住着女神 (姆拉)。神祗活跃着,人的生命强劲,神祗离开躯体,死亡也就来临。护佑人的还有生命神  (结拉)、家宅神  (托拉)、帐蓬神 (库拉)、敌神 (扎拉)、乡土神(域拉)等。神伴你于人生旅程,直到你去到另一个世界。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20/10d18dd2ac0.jpg


    我想,正是因为在藏族人心里,神无所不在,才使神的法力无边无尽,既便是天灾人祸也无一例外地会被看作是神灵对世间罪恶的惩罚。我悲叹佛法在人心中的无边,在教徒的心灵里,或许人性根本不存在自我,真善美、假丑恶的准则是由神来规定的,而对于凡夫俗子来讲,神的面目只有凭冥冥的幻觉来构想,真实的会越来越模糊,而模糊的会因无尽的垂念而幻之为真实。

    今天,省民委同志安排我们去青海湖鸟岛游览。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17/10d18da463a.jpg


    出西宁,延湟水,入湟源南行,穿日月山,过倒淌河,行于雪山和阔原之中,青海湖已遥遥可见。
    沿途风光之美,让我激动不己。在登上海拔3510米的日月山之前,奇特自然景观交替出现。日月山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照镜子的地方,传说她离家前,其母送铜镜一面,言公主若是思乡,视镜即可看到父母和乡土。公主行至日月山,思乡心切,把镜观视,却只看到自己忧伤的眼睛。失望中,弃镜于此,日月山也使由此得名。继续西行,进入大草原后,文成公主因思乡泪流成河,从此,大草原上便有了一条潺潺细流,因其自东向西倒流,使被人们叫做倒淌河。
    车缓缓地驶向日月山顶,半山已是细雨纷纷,气温明显下降。乌云布满山谷间,看似山走其为云游。坡谷上,成群的羊和牦牛在未绿的草场觅食。在行至日月山口200米处,我们走出车子照像。日月亭在风雨中虽显孤伶,但与不远处的嘛尼堆和煨桑台相呼应,依然给人以凝重和庄严。风中的细雨已变成细碎的小雹子,打在脸上象藏族姑娘甩在你身上的细鞭。虽然我们都已穿上大衣,但风把前襟高高地撩起,寒气很快就钻到人的骨缝之中。当车子登上日月山口,奇特的高山景色尽收眼底。我们走过的山路,依然烟雨蒙蒙,而山口的另一侧,却是阳光明媚。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和绵绵起伏的雪山在阳光下晶莹灿灿。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12/10d18d540bd.jpg

图片说明:日月山山口


    从3510米的日月山口下行至3300米左右的大草原,气温开始上升,在四面雪峰拥抱的凹形草场之中,头顶阳光,却也能看到远处 “沉云拂绿遍地草”的迷人景观。羊和牦牛群遍布草场,身着藏族服装的牧羊女,在绿草和牛羊之中,象一颗颗璀璨的五色宝石。
    草依山,山依草,山草云天连一线。
    进入大草原的中部,一条细细涓水在绿草中缓缓西流。这就是闻名的倒淌河。在藏传佛教中我尚未读到倒淌河的传说,也不知她是那一位神的化身。但是,她确实凝聚着神灵。在无垠的草场上,牛羊年复一年地在这里汲取着清泉,藏房的炊烟岁岁月月依伴在河水旁。尽管她更象一条小溪,但神灵一定会让生命在这里轮回转世,得到永恒。
    我于是诗意又发,信手在车上写道:
    云在山间走,车在草中行,土围残垣凝不注,牧歌声声在此中。
    俄博孤飘动,帐房遥遥依,虽是山绿草犹黄,摇鞭策马写生灵。
    雪山抚白云,蓝天饮湖涟,藏汉傍垣戏獒犬,经幡拂拂羊自归。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18/10d18daec01.jpg

    沿青海湖南岸西行,地势平缓草场更加辽阔。这里,牧区中间有少量的农田。由于这里依山旁水,农牧业均比较发达。
    到鸟岛已过正午。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湾里,在这个仅0.27平方公里的半岛上,有鸬鹚、斑头雁、鱼鸥、棕头鸥、赤麻鸭、白天鹅等十万只鸟,它们在小小的岛上筑巢繁衍,在碧绿的湖上呼唤鸣叫。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7/19/20/18/10d18daf398.jpg


    我此时又酸了一把:
             穿过芨芨草,遥拜煨桑台。
             鹰踞沙丘顶,兔鼠戏草间。
             鱼鸥迎远客,展翅巧扑食。
             湖海寻远际,银滩竞日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