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战略与电信业“走出去”之一

(2006-06-30 01:06:00)
标签:

杂谈

    从中国电信公司“走出去”的现实情况看,亚太及全球电信市场在中国投资者面前,热度还很有限,投资规模小、低价竞标、高成本投入、市场份额不具挑战性,是今天中国公司在海外的基本特征。

    因此,对外部市场不宜盲目乐观

  为什么呢?从整个亚太地区及全球电信业现状来看,希望与中国电信运营市场上寻求合作并希望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在当地发展的主要还是一些小国家,比如新加坡、巴基斯坦、也门和东欧国家,它们本身就是这么一小块弹丸之地,如果它自己有一个运营商的话,市场很快就会饱和且规模收益不高。这些国家与欧州发达国家不同,诺基亚本国市场小,但其技术战略本身就是全球性的,西门子、爱立信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技术战略是扩张式的,以技术优势占有大于本土几十倍的市场空间,发展中国家做不到这一点,中国目前也做不到。但是在今天的国际竞争中,高技术快速和具有颠覆式的发展态势,使优秀的电信公司必须寻求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特别是投资型的合作。
    反之,外资的进入也并不顺畅。在电信运营市场上,中国凭借世界第一大市场的地位,与试图进入中国的外资在谈判筹码上明显地居高临下,这就不知不觉地使运营商和决策者有了养尊处优的感觉,开放政策和体制变得“人为地”不能到位。像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的运营商,规模不大,盈利下滑,想在中国大陆实施控制型投资(政策也不允许)或者大规模的投资根本没有实力,因此,只能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希望参股,但是现在参股对它们来说,庞大的中国电信、庞大的中国移动,包括庞大的联通,对它来说即便参股,也只能占得非常小的份额,所以它觉得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合作,所谓参股或反参股,希望中国公司“走出去”收购它们,澳大利亚已经有一些中小运营商尝试过,但成功可能甚微,因为中国电信运营商不可能糊涂到进入一个过渡竞争或丧失盈利市场的区域进行投资。  

    因此,在中国高歌“走出去”的时候,中国电信公司不能盲目乐观,不能因一些局部骚动而认为亚太地区及整个电信业市场已因中国的发展而活跃起来。当然,发展与合作肯定是大趋势。
    再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亚太地区属于主导型的电信运营商,尤其是移动运营商,比如说美国的运营商、日本的运营商并没有跟中国在移动基础运营业务上进行成规模的合作,包括其它基础业务也大至如此。这一点恰恰反映了电信业自身的特点,因为电信业,尤其是电信运营,在对外合作的时候,一般很少采取直接到第三方市场组建一个新运营商(或占有股份),因为,外来者在当地开展电信业务会受到价格管制、网络布局限制、本土文化、服务商合作等诸多方面的障碍,由此形成的非正常成本代价是任何公司都难以接受的。客观地讲,在第三方市场大规模投资,基本采取的都是“投资+销售技术+销售设备+知识产权授权使用”的方式,今天进入中国的跨国电信公司无一例外地均采取了这种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