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园在旅游旺季的节假日,往往要实行公园年票限时段使用的措施,引来不少麻烦。
年票限时使用,源于怕人多拥挤,发生安全事故。本是为游人着想,但由于考虑不全面,每年都会招致游人埋怨,造成管理和服务的难度。我们应该本着科学发展观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改进。
首先,这种考虑不是全面的,而是片面的;操作中不可能是协调的;对于公园和游人的利益,也就不是可持续性的。因此,这不是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园对年票的限时使用,一般都是早9点之前和下午2点之后使用。通过近两三年的实践,证明大多数年票持有者是不满意的,是无奈的,造成了不理解和矛盾冲突,被认为是强加于人的。尽管公园管理部门通过报纸和电台进行了公示,年票背后也有公园搞活动时,限时使用的注明,公园也张贴出告示,但是游人仍然不情愿受此限制。
几乎在限时段使用的每一天,公园检票口的拒进、解释、争吵、甚至冲突不断。“累死了”公园员工,也“气死了游人”。
游人说:“我们花钱买了年票,为什么还要我们第二次花钱买票?”
“我们没有看到报纸,没有听到广播。”
“你们的公告是自己写的,当然是为了限制游人的。”
“我们大老远来了,还要等几个小时才能进?”
“我们很早就出来了,路上塞车了,才超过了你们的时间段,你们怎么这么不通情理?”
“你们限制时段,是哪条法律规定的?请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你们名义上是为了安全,实际不就是想多赚几个钱。”
“保证安全是你们的职责,不能影响游人的权利。”
有的持年票受到阻拦的游人干脆硬闯入门,甚至造成管理人员和游人的肢体冲突,酿成服务事故或投诉,公园员工也倍受委屈。
公园员工说:“我们也是为游人着想,请您配合,买张票进园。”
“您如果不买票,就只好在门外等到下午两点之后再进园。”(这时可能是早晨刚过9、10点钟点)
“这是上面的规定,您有意见可以找我们上级或投诉。”
“对不起,您不买票不能进,这是规定。”
“我要让您进去,领导要批评我们的。”
“您这次先进去,下次注意。”(这个员工肯定是违反了规定了)
而公园领导层对此种情况,掌握也是不一样。或者采取沉默,或者明令要求员工坚决贯彻;或者带头组织队伍看守大门,与游人如两军对阵一般。
仅从上述的情况而看,肯定不是和谐的、协调的,对以人为本没有周密地思考。事实上,游人的道理是充分的,而公园方则根据不足,特别是法律依据不足。这种强行地推行,使员工也是百般地为难、难以招架。严了遭游人骂,宽了受领导批评,无所适从。
当前,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北京公园管理中心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服务游人为宗旨”的方针,要维护游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人性化服务,北京市属公园也在争取成为全国公园行业的典范。那么,不和谐的,游人有意见年票限时段使用就不可强行,因为强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亟待具体地研究和改进,作出一致的规定或科学的操作方法。
如果继续采取年票限时段使用,规定性和建议性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我认为,应该成为建议性或希望性的。利用媒体广而告之公园的建议和对游人的希望,号召持年票的游人错开高峰时段再来。这样,游人比较好理解好接受,同时公园遇到持年票的游人照常放行就可以了。至于拥挤与否,那是具体的采取疏导措施的事,是管理能力的体现。再者说,不一定早9点到下午两点时时都拥挤。
我们的宗旨是为游人服务,是以我们的服务让游人满意,使游人愉快而来,高兴而归,这也是公园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什么要制造不理解和不愉快呢?!
我们是自然地办事,而不是勉强地办事。客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也是不可能创造的,只能发现它,掌握它,顺应它,运用它,采取因势利导。要找到游人和公园都能接受的共同点或折中点。
年票的限时只能建议和号召,不可规定。试想,如果以怕游人拥挤为理由,那么为什么不采取限时停止卖票的办法呢?这其中还是有限制年票多卖票的嫌疑,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而偏费了游人的合法权益。
(注:本人就是公园的员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