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采访经历很是特殊但也在意料之中,原本约好6点半见面,却由于他习惯性的忙碌差点泡汤,我们淡定的等待了半个小时之后终于还是拨通了他的手机,改为临时决定的电话采访,对方爽快的答应了,于是,我们就这样在电话两端开始了这趟没有任何把握的访谈之旅。没想到,一根电话线挡不住我们渴望了解以及对方喜欢分享的热情,采访并没有因为看不到彼此而仓促结束,相反,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他表现出了惯有的健谈,讲了许多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他就是热衷数据,热心公益,至情至性,来自于商业智能部的车品觉,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传奇的求学经历
车品觉,香港人,出生在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里,打小就和100多号人住在一起,究其原因是因为爷爷娶了4个老婆,外公娶2个,人丁兴旺的成长环境让品觉养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习惯,那就是无论外部环境多困难、多嘈杂都可以安然入睡。十几岁的时候,品觉就被父母送去国外读书,长期与家庭分开练就了其非常独立的个性,但这段经历对于年幼的品觉来说多少有些情感上的缺失和伤害,以至于现在,他经常跟朋友说“我是不会让孩子住校的,这样于大人来说是方便了,但实际上,一个在宿舍里长大和一个在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在心灵情感上是有很大的不同”。也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体会,已为人父的品觉非常重视、珍惜和两个女儿相处的时光,他总是尽可能抽更多的时间陪伴她们,无论多忙。
回顾品觉的求学经历,我们发现,像极了很多命中注定的事情,品觉一直很有老师缘。在这众多的老师当中,其中三位对他的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第一位是他还在香港一个小岛上念小学的时候,那会儿他从来都不好好读书,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徘徊在班级里的倒数第一第二,其他老师见此状况只会一次一次批评他,唯独这位却是对着他哭。品觉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没多问也没多想,只是本着不愿看到老师哭的这么难看的初衷,开始认真学习,结果那个学期考到了全班第三名。后来品觉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师是一名基督教徒,这是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她很难过,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感动他,改变他,帮助他。这件事情亦成了这间学校至此之后的经典案例,也因为他是第一个从这里去英国读书的学生,所以更是成为学校当时很重要的一个标杆。
第二位是他在英国念高中的时候遇到的。在这间普通的学校里,这位老师对他很好,希望品觉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热心的推荐他认识爱德华国王六世学校的校长。这是一间非常有名的贵族学校,基本上,孩子未出生前家长就需要提前报名。幸运的品觉借由这次的见面,亦凭着自己的天资,通过笔试及6位老师的面试,顺利的踏入校门。直到毕业时偶然一次和校长吃饭,校长才告诉品觉当年之所以愿意给他这个机会,是因为二战时自己曾被日本人抓住,一位善良的中国人救助了他,所以看到品觉的时候校长觉得很有缘分,好像冥冥之中安排了这样一次回报的机会。
品觉接着说,这间学校对他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比如在好奇心方面。在校期间,他结识了各式各样的朋友,有些是王子,有些是贵族,更多的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一个人同时讲5种语言的,考试全部是A的比比皆是,他第一次发现原来人可以这么的牛。在这个起码有25个国家人种的学校里,品觉对每个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最有趣的是抽遍各个国家的香烟,说到这里,品觉不由自主的开怀大笑起来。是的,在青少年这个很重要的成长阶段中,品觉就是怀着这样一颗年轻的好奇心,去感受、体验,见识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高中毕业后,品觉考上了伦敦大学但他没有去,而是要实现自己的警察梦。他说,小时候香港还没有廉政公署,见过的警察大多很欺负人,所以中学毕业后他遵从了内心的正义修改了志向,回到香港立志当一名好警察。一年多后他发现做一名小兵没有多大的用处,还是要念完大学回来当警官才能决定、改变一些事情。于是,他就去了美国念大学。品觉评价自己在这个阶段比较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叛逆的心态养成了另一种习惯“老师说做什么我就不做什么”,也不是刻意和老师对着干,他不过更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和现实社会更接近的项目罢了,这倒为他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入汇丰银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的面试官就很好奇一位刚毕业的学生为什么会想到毕业论文做关于预测股市升降的内容。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品觉不愿违背父亲的意愿,秉承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在警官和汇丰银行之间选择后者,即使品觉很不喜欢这么规范的工作,但一晃也过了5年。在这期间,最精彩的地方是他又一次碰到了一位好师傅,有幸拜到当时那个年代在香港属于NO.1的最牛名师(王亭之),专门讲易经风水学,于是,品觉开始了风水、生命等方面的研究。
品觉常常谦虚的跟朋友说“今天我似乎活得还不错,或别人觉得我懂得很多,其实并不是我怎么样,有多聪明,而是我的那些老师们都很厉害”。是的,受着那些不吝赐教的老师们的影响,以及他自己乐于助人的性格,品觉越发喜欢与人分享,小到每天微博上的“品觉晨读”、公司的盾盾学堂,大到行业论坛等。品觉说自己很相信“教学相长”这个说法,他很能体会那种没有老师教导的痛苦,用他自己的话说“其实有些知识对于懂得人来讲可能就是一句话,但基本上对于一些新手却需要花上很长时间”。虽然,他周边总有些朋友经常跟他说“品觉啊,不要说这么多,你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已经说太多秘密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品觉,在他看来,他有这个缘分和机会能够知道这么多东西,也可以让其他人少走一些弯路,干嘛不把它们讲出来呢。更重要的是,他觉得把知识教给别人是自己进步的一个很大的动力,甚至面对竞争对手,都可以做到毫无保留。他说用这种方式目的也是想给自己一点小压力,唯有把自己逼到绝路,才能做得更好。所以跟品觉聊天或者听他讲课,总是能够捞出来一些干货。
现在品觉也在开发一个课程叫《思想的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课让大家知道思想的逻辑性是怎么样的,知道做决策时候的误区。淘宝约他去讲课,他为了这个分享也在非常认真的准备呢。
产品经理之路
汇丰工作的一成不变,让品觉觉得非常沉闷。到1995年的时候,他开始接触互联网,一接触,就着迷了。他托了关系拉了1条128k网线把服务器放在自己的家里,然后自己学ASP编程,自己学设计,自己做内容,建立起了第一个后来在香港很出名的风水网站,也因为这个网站,他开始踏上了产品经理之路。品觉应邀加入香港电讯,这是一家当时香港唯一做互联网ICP的公司,后来加入壹传媒集团一年多的时间里,建了十几个网站,从没有产品经理、没有开发人员发展到一个拥有300人的公司,再到后来互联网泡沫破裂,一切重新回到零到了微软。微软的经历对品觉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个期间,从一个野蛮生长的产品经理,经过了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产品经理。5年后,品觉离开了微软去到eBay,开始接触电子商务。在eBay的时候是淘宝的竞争对手,常常和阿里打仗,打仗的时候品觉也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品觉现在也经常跟淘宝同学打趣说:当年我在打的时候你就在对面,是吗?说完就自己哈哈大笑起来。现在到了支付宝,虽然做的是数据的方向,但其实也做了一些数据产品,因为产品经理的特质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反应。
Believe数据
品觉真正开始做数据是从敦煌网开始,而且他自己也非常喜欢数据,大学毕业后也是凭着一篇通过数据来预测股价的论文进了汇丰银行。品觉看待数据的态度,已经上升为一种信仰。他期待从数据中看到未来,哪怕只是早一秒,他都会觉得很爽。在产品经理的路上,数据也一直与他相伴。他说自己是属于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经理,只有养好数据,用好数据,才能让产品的价值很好的体现出来。“数据是一种信仰,尊重数据和用它所做的事,如果用数据做了不好的事情,数据会远离我们。犹如真正的剑客不会轻易拔剑一样,疯狂玩数据,同时也要心怀敬畏,它才会给你带来更强大的力量。”品觉这样说道。
心怀感恩,不以善小而不为
品觉说,从很小时候,外公就是我的偶像。他是一位商人,对风水也颇有研究。在生意好做、赚到钱时,总是主动帮助贫穷的老人,不让他们饿着冻着;即使没什么钱了也会拿出自己最后一分钱帮助有需要的人;有时路过山边发觉风水好的地方,做个记号,留给贫寒人家安葬先辈,分文不取。这些善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做人当像外公这样乐善好施。现在的品觉热心公益,也是受到了外公善行的感染。
现在品觉资助的甘孜州学校的学生已经多达400位了,这一路的过程也很艰难。靠品觉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起初还能拉着几位朋友,但渐渐也觉得不是长久之计。直到有了现在的淘宝店铺。虽说这是家慈善店铺,但品觉也尽力给捐款者带来最好的体验:物流选择服务口碑最好的顺风快递;茶叶中的金茶是品觉家小孩仔细挑拣出最好茶叶才给发货,挑剩下就平日自己喝;水晶链珠也是联系优秀卖家提供的库存。他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因为客户是慈善捐款,就随意寄出不尽如人意的商品,因为这家店铺的宗旨在于让捐的人开心、小同学们开心、最后自己才开心。
真的很佩服品觉,愿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感动他人,让别人过的更好。在此小编也要为品觉的五心店铺做个小广告,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哪怕只能有一点点微小而美好的改变。
店铺地址:http://sangzhu.taobao.com/
最后,我们看到在品觉办公室的门口,贴着女儿的一幅画,左右两边写着:金银满屋,青春美丽,可见女儿继承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女呀~
https://www.cn.alipay-inc.com/home/files/alipayinc/files/content/jian.ljlj/images/1(70).jpg快乐满怀!" />
(部分文字引用自《淘小报》:千蕙--《心怀敬畏,方知可贵
·Believe数据》;支付宝内网:叶舒尘--《常怀感恩心面对不那么完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