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声字声旁的表音规律

(2014-02-19 14:51: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网上书信交流

                    

形声字声旁的表音规律

                                                          浙江临海古城小学  杨新安

 

本文围绕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律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本规律的内涵与外延

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律的主要内涵可归结为13个字,即:韵母相同;声母同组,或为零声母。其外延可涵盖95%以上的形声字。例如(本文例字止于《辞海》第六版(2009)):

1.曷(he)声旁形声字

(1)葛 (ɡ e) ∕渴嵑(ke)∕褐毼愒猲鞨餲(he)——遏堨(e)

韵母同为e;声母同在ɡ  k   h组,或为零声母。(本组齐全)

(2)竭羯碣渴嵑偈楬(jie)∕朅 (qie)∕歇 (xie)——谒暍喝堨(ye)

韵母同为ie;声母同在j   q    x组,或为零声母。(本组齐全)

(3)(ji)∕(qi) ——月曷  (yi)

韵母同为i;声母同在j   q    x组,或为零声母。(本组只缺xi)

(4)(kɑi)——馤堨餲(ɑi)

韵母同为ɑi;声母在ɡ  k   h组,或为零声母。(本组缺ɡ  ɑi、hɑi)

(5)(qiɑ)——門曷(包围结构)(yɑ)

韵母同为iɑ;声母在j   q    x组,或为零声母。(本组缺jiɑ、xiɑ)

(6)(mo)

本组只有一个mo,孤苦伶仃,没有发育。但它跟读he音的“”一样,无疑也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2.甚 (shen) 声旁形声字

斟 (zhen)∕谌 (chen)∕椹 (shen)∕葚 (ren)

韵母同为en,声母同在zh ch sh r组。

3.卜 (bu) 声旁形声字

补 (bu)∕扑朴 (pu)∕ (mu)∕赴讣 (fu)

韵母同为u,声母同在bpmf组。(本组缺零声母;零声母空缺是一般现象,以下多组也这样,不再交代)

4.占(zhɑ   n)声旁形声字

(1)战站 (zhɑ   n)∕觇 (chɑ   n)∕苫痁 (shɑ    n)

韵母同为ɑ   n,声母同在zh ch sh r组。

(2)点店玷 (diɑ   n)∕黇酟 (tiɑ   n)∕黏拈鲇(niɑ   n)——阽 (yɑ   n)

韵母同为iɑ   n;声母同在dtnl组,或为零声母。

(3)跕 (die)∕帖贴 (tie)

韵母同为ie,声母同在dtnl组。

5.喿 (zoo∕qiɑo) 声旁形声字

(1)燥躁 (zɑo)∕操 (cɑo)∕臊 (sɑo)

韵母同为ɑo,声母同在z c s组。

(2)劋 (jiɑo)∕缲 (qiɑo)∕ (xiɑo)

韵母同为iɑo,声母同在jqx组。

二、本规律是如何发现的?

本规律提出于2000年。发现于1998年,起源于小学生的错别字“月市”。“月市”系“肺”字所误。由“肺”字很容易想到其同根的形声字“沛”。比较“肺”(pei)和“沛”(fei)的声韵母关系,不难发现其中的“韵母相同,声母同组”的关系,之后,围绕“韵母相同,声母同组”这个关系的形声字联想开去,便发现了“曷、工、可”等许多字件的形声字也都存在这种共同的关系,再考察零声母的形声字,不久就概括提出了“韵母相同;声母同组,或为零声母”简明扼要的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律来。

三、一般著述对形声字的表述

1.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2.       在普通话里形声字占90%以上,声旁表音功能退化严重,能准确表音的仅占三分之一左右。

3.     形声字的形声旁关系仅停留在外部直观可见的肤浅的位置上。如“甫”声旁形声字:

铺(左形右声)、鵏(左声右形)、莆(上形下声)、尃(上声下形)、圃(外形内声)、逋(声旁偏在右上角)、匍(声旁偏在左下角)、庯(声旁偏在右下角)

以上文字对形声字的表述,显然没有深入到形声字的内部声韵之间的关系上,因而抓不到“形声字内部的纽带”及“形声字内部的发展脉络”,而我们高度概

括出来的13字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律“韵母相同;声母同组,或为零声母”,则能做到这一点,并通俗易懂,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本规律的几点说明

1.声母方面。根据上文列举的“曷、甚、卜、占、喿”5个声旁的形声字来看,同声旁的各组形声字,声母参差不齐。零声母的字最少。就ɡkh、jqx、zcs、zh ch sh r、bpmf、dtnl这6组声母来看,最易完整的是ɡkh和jqx二组,其次是zcs组。最难整齐的是bpmf和dtnl二组。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汉语里的这6组声母,与各韵母拼合的能力,不平衡,即使在ɡkh和jqx这2组拼合能力一般最强的声母里,也存在发育不全的现象,如上面列举的声旁“曷”部,i、ɑi这2个韵母,分别跟jqx和ɡkh相拼,其形声字就都不齐整。关于bpmf和dtnl这2组,其形声字分布的情况,甚至不需要看具体的字例,单看有关的拼合音节就能看出它们的分布疏密的情形来。如单韵母i,在普通话里,进入bpmf一组里,只可与bpm前3个声母拼合,就是不存在与最后的一个声母f相拼合的事实;以此类推,其派生的音节亦同:iɑ   n、ie、in、inɡ等复韵母,在普通话里,也只可与bpm相拼,不可与f相拼。再看单韵母ü,进入dtnl一组里,只可与nl这后2个声母拼合,就是不存在与前面的dt相拼合的事实;以此类推,其派生的音节亦同:üe在普通话里,也只可与nl相拼,不可与dt相拼。

2.韵母方面。韵母是形声字的音部核心,要求较声母为严,所以在同声旁的各组形声字里,各组内部的声母可以不同,而韵母一般则相同,如前文所举的所有例字。有时少数同根的形声字里韵母也有不同的,但一般亦限于同组。如“艮 (ɡ       en) ”声旁形声字“根跟(ɡ       en)、垦恳(ken)、很恨(hen)”与“银垠 (yin) ”,韵母in、en虽不同,但却在同一组前鼻音韵母里。(按:所举的“艮”声旁形声字,其声母合乎常规,同在ɡkh 一组里。)

3.声调方面。声调在形声字声旁的表音规律里,一般不讲究。

五、本规律的作用

1.本规律只有13个字,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对学过汉语拼音的中小学生,一讲就懂,可立刻学以致用,将自己学过的几乎所有的形声字连贯系统起来,因为本规律可以涵盖95%以上的形声字。此外,学生们还可积极地运用本规律,提纲挈领、顺藤摸瓜地求取和探索潜伏在一般辞书里的系列形声字。如甲生在课堂里学了“桂(ɡui) ” 字,他便可从《新华字典》等辞书迅速得到“圭邽闺硅鲑 (ɡ  ui)、刲奎跬 (kui)、恚 (hui) 、烓(wei)”(一些形声字,《新华字典》等小字典查不到,可查大辞书,如“烓(wei)”字见于《辞海》)等同根形声字。如乙生要做一道以“工”字为根的扩字题,他通过查辞书,首先应该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攻巩汞贡(ɡo  nɡ)、空(konɡ)、红虹讧 (honɡ)”(零声母o  nɡ音节的字没有;有关单个的“邛”(qio  nɡ)可以附在这里)等一串同根形声字。如果他思路再宽阔一点,跨越o  nɡ韵母,他很可能会想到常用字“江”(jiɑnɡ),然后再查辞书,他应该马上能够写出“豇虹(jiɑnɡ)、矼(qiɑnɡ)、项(xiɑnɡ)”(矼(qiɑnɡ)见于《辞海》)等一串同根形声字。通过联想和查辞书,他还可能写出“缸杠肛(ɡɑnɡ)、扛(kɑnɡ)” 等一串同根形声字。经常运用本规律,可以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情趣,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2.本规律,除适用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外,还可适用于汉语各方言及古汉语,因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系与汉语各方言及古汉语之间的音系存在着相当严密的对应关系,所以完全可以通用当在情理之中(不限于形声字,适用于“六书”全部汉字)。其覆盖面也在95%以上。例如:

(1)普通话里的“ji、qi、xi”一般可以与吴方言里的“ɡ、k、h”对应。如普通话里的“交郊较教觉搅(jiɑo)、敲(qiɑo)、校效孝(xiɑo)”在吴方言里,分别对应读作ɡɑo、kɑo、hɑo。

(2)普通话里的“zh、ch、sh”一般也可以与吴方言里的“ji、qi、xi”对应。如普通话里的“召招朝嘲兆赵(zhɑo)、抄超潮(chɑo)、烧少邵绍(shɑo)”在吴方言里,分别对应读作jiɑo、qiɑo、xiɑo;再如普通话翘舌音里的“张涨丈仗账胀(zhɑnɡ)、场肠畅敞氅(chɑnɡ)、伤殇商熵(shɑnɡ)”在吴方言里,分别对应读作jiɑnɡ、qiɑnɡ、xiɑnɡ。注:普通话里的平舌音zcs,在吴方言里不变,例如“杂灾载宰崽再在载暂赞脏赃臧葬藏遭糟早枣澡燥皂灶躁啧泽贼曾增孜资兹字籽紫自宗综总纵走奏租足族钻最罪尊作左坐”等一大批字。知道普通话里的平舌音zcs在吴方言里一般不变,那么会说吴方言的人,据此一般就能区分普通话里的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 ch sh数以千计的字音。随便一提,南方各大方言赣、皖、湘、闽、粤等地的方言,平翘舌音的区分方法,一般同吴方言。

普通话与古汉语之间的对应关系,限于篇幅,字例从略。

3. 本规律可适用于不少的多音多义字,有助于记忆。例如:

(1)盛:chenɡ 盛饭︱shenɡ 茂盛——韵母都是enɡ,声母在zh ch sh r一组里;

(2)兹:zi 今兹︱ci 龟兹——韵母都是–i,声母在zcs一组里;

(3)降:jiɑnɡ 降落︱xiɑnɡ 投降——韵母都是iɑnɡ,声母在jqx一组里;

(4)桧:ɡui 桧树︱hui 秦桧——韵母都是ui,声母在ɡkh一组里;

(5)调:diɑo 声调︱tiɑo调理——韵母都是iɑo,声母在dtnl一组里;

(6)扒:bɑ 扒车︱pɑ 扒手——韵母都是ɑ,声母在bpmf一组里。

4. 本规律适合于江南地区,类推某些容易混淆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字群。例如:

(1)在普通话里,翘舌音字多于平舌音字,其典型例子是:只有“zhuɑ、chuɑ、shuɑ∕zhuɑi、chuɑi、shuɑi∕zhuɑnɡ、chuɑnɡ、shuɑnɡ”这9个翘舌音的一统江山,其对应的平舌音,不存在。可以重点记住“刷、摔、双”这3个字,其他6个音节,可以按照“韵母相同;声母同组”类推出来。

注:这一统江山的9个翘舌音,起头韵母都是uɑ。但要注意其中的平翘舌音shuɑn(闩)和suɑn(算)都存在。以此类推,zhuɑn、zuɑn∕chuɑn、cuɑn,当然也都存在。

按:相反的情况,即只有平舌音没有翘舌音的,在普通话里只有一个音节:sonɡ(松耸送)。

(2)在普通话里,后鼻音字多于前鼻音字,其典型例子是:只有后鼻音“denɡ、tenɡ、lenɡ∕dinɡ、tinɡ”5个音节,其对应的前鼻音,不存在;如果存在,则肯定是方言或口语,如den(扽)。可以重点记住“灯、丁”(“丁”包含在“灯”里)这2个字。在江南各大方言里,一般容易混淆的是“en∕enɡ”和“in∕inɡ”这2组,它们都在dtnl这组声母里。

注:相反的情况,即只有前鼻音没有后鼻音的,在普通话里不存在。

5. 本规律使笔者发现了《现汉》和《辞海》所立的“抇”(hú)是个错字

“抇”(hú)字,义为“挖掘”,是个冷僻字,出现在《现汉》里,始于第5版(2005),是个错字。

“扌曰”字是形声字。形符为“扌”,表“挖掘”义,非常鲜明,毫无疑义。声旁“曰”表hú音,有“汩”(ɡǔ)字可比附,符合“韵母相同,声母同组”这个形声字声旁表音规律。

可叹《辞海》第六版(2009),该字好不容易在前一版,即1999年版里纠正了前几版的错字“抇”为“扌曰 ”,却又被《现汉》第5版所立的“抇”字所误导,重新归回到错字去!《现汉》第6版(2012)接受了笔者的批评,纠正了过来。《辞海》第六版普及本也接受了笔者的批评,但没有修改到位,结果导致《辞海》里挨得很近的同音字“扌曰 ”和“汩”,其声旁“曰”的形象仍然明显不同!
  注:在《辞海》里,“扌曰 ”又可读ɡǔ,那跟“汩”(ɡǔ)字正好同音,“扌曰 ”是形声字,更是确凿无疑,一目了然。
  在《辞海》里,“扌曰”又可读jué,跟其声旁“曰”(yuē)韵母相同,这也符合形声字声旁的表音规律。

再看长形的“日”字。“日”有两个读音。一读rì,其作声旁的形声字很少,如“驲”(rì)。二读mì,如汉代人金日磾、马日磾,其作声旁的形声字也很少,如“汨”(mì)(见于“汨罗江”)。
  由上而观,表“挖掘”义读hú音的字,理当与“汩”(ɡǔ)字音关系密切的“曰”声旁有关,而与“汨”字音的声旁“日”无关,因此,该字当写作“扌曰”为是。
  该字当写作“扌曰”为是的书证也很充分。例如《辞源》就作“扌曰”。此外,《康熙字典》《中华字海》也定“扌曰 ”为是或正体字,而以“抇”字为非或异体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