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过立秋

标签:
中元节地藏菩萨本愿经杂谈叶叶集 |
分类: 朝花夕拾 |
立秋刚过,两天后就是中元节。事实上,我对故乡年节风俗的记忆,印象最深的,除了过年,就是中元节。
故乡的中元节,我小学时候的中元节,午后时分,各家各户就会在庭院的大门口上打个小桌子,摆放上各式各样的时令水果,还有煮熟的芋头。不知为什么,这个节日烧的香特别多,有些插在装满米粒的香炉里,有些插在芋头上,更多的直接插在巷道的石板缝隙里、老墙的洞窝里。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整个巷里,烟火缭绕,蒙蒙一片,香头的星芒点点,诉说着现世的祈愿。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所有的七月十五,都是郁闷的阴天,没有一个是日光朗照的。所以,这个时候,觉得心里也是闷闷的。
当院子里所有住户的祭品都摆在门口时,女人们就边拜祭边议论。记得母亲每年买的水果都是很好的——刚出的林檎、剔透的柿子、最大的石榴等等,引来一些赞扬,奶奶则会偷偷嘀咕太贵“尚敢买!”而如今奶奶已经卧床不省人事多年了。
母亲当年并没有怎么吃水果——好像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年轻时候都没什么大的嗜好,她常常上班,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每次回广州过年时,她才显得轻松而舒适。有一年冬天,一个上午,她出夜班,我们两个坐在大房门口的竹椅上晒太阳,她给我剪指甲。那时的阳光,那时院子里的指甲花,那时身旁一铁桶清凉的水里泡着一套亮白的茶具,至今还存在脑海一角。她是这个院子里最能干最担当最能照顾人的女人,当然,应该也很累。
小时候,缭绕的烟火里,会听老人讲,七月十五这一天地狱门就要关了!所有的亡灵将重新回到地狱里,人间将以一轮饱满金灿的圆月来迎接清朗的秋天,大地将迎接丰收、以及冬季的安息。
在潮州别峰古寺里,有一块小小的石碑是为孤魂野鬼立的。有一次我凝望着,问自己:是不是所有的漂泊和流浪都并非本意,所有的,都需要有所归依有所栖息?
据说,这一天,开元寺里会有普度法会,用来祭祀死去的人们,寺里满是大米和面包,用来供奉回去的亡灵。方丈也会出来主持法会,为他们诵经,祈祷早日归于尘、归于土、归于离恨天。
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用死后的惩罚来劝诫人们行善积德。未见地狱的人,很难想象死之可怕、因果之灵验。然而,时尚有个说法:向死而生。仅仅七八月份,多少突发事件。知道生命的脆弱,感觉死亡的不可预期,然后明白怎样好好地活着。
走到此时,岁过立秋,深深体会了生命是一场不间断的迎来送往。站在岁月的路旁,如果你真有幸能稍稍离开人群站一会儿,看一会儿,你会发现握住当下已经十分美好。
假期到这几天才稍稍有空,随手拿起《简明中医学》翻翻,生命感骤增,感觉单单人体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小宇宙,每一个器官都是活生生的——会呼吸,有灵性。人生的很多闲散时光单单用来管好身体,让一切和谐相处,已经很不容易了,管TMD春夏与秋冬。
我爹说读这本书不能成为名医。我呵呵一笑。我儿子说:“你知道你爹有多伟大吗!店主给他留了一把钥匙,说累了,随时可以自己开门进来休息。”我说:“我知道,从小就知道。”如今,我同学的孩儿也让父亲把脉。小城的小,让人生有更多的交汇。
我对阿姐说:“我对我的父母真的感到很愧疚,这么多年来,该我做的事情我都没有做好。”
阿姐说:“你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让父母牵挂,等父母真的老了,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到时,就是你尽孝的时候了。人生,都是有时间的。”
时光啊,你走快些,让我的孩子快快长大。时光啊,你走慢些,让我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去看山玩水。
ps前天去买菜时路过一个卖花的摊子,望到有一株三角梅,火簇似的,又俗又艳的玫红。当即想着那是最配秋天的——秋光渐渐把它们染酽,天气渐渐凉将下来,我可以站在阳台上隔着花簇悠悠看天……真是一件很美的事儿。买三角梅的时候,还看到一种粉色小花。阿姨说它是长寿花。这么娇嫩,且能长寿。如果,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