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2011年中考考纲变动情况的思考

(2010-10-23 00:28:33)
标签:

记叙文

议论文

考查

傅雷家书

中考

考纲

叶叶集

分类: 教学反思

扩大范围  加强联结

——关于2011年中考考纲变动情况的思考

¤叶叶集

10月21日下午,我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市实验学校召开了2011年中考考纲变动情况通报会。这是继9月7日2010年中考总结会之后召开的关于明年中考备考的第二场会议。会议将近一小时,时间不长,要点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增加选择题型;二是扩大范围;三是不舍弃议论文的写作训练。

 

这些变动,领导称为“改良”。这些改良,扩大了考查范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范围,也必将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联结,使初中毕业生具备更加扎实和齐备的语文素养,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我发现,我在9月7日会后写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来自中考总结会的一点思考——关于教学与考试的错位与联结》),方向与上级研究部门基本一致。下面,我就这些变动进一步做一些思考:

 

首先,我坚决拥护加强字形、读音、词语、成语的考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可忽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文字”教学还是比较重要的。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语文教师矫枉过正,理想化地直奔“文学”和 “文化”的层面,导致学生的“双基”不牢。而这些内容的考查最好采用选择题,可以保证考查面比较广。这其中我比较担心的是拼音的考查。初一初二时,我坚持让学生在抄写词语时对重点词语注音,收上来之后发现出错率极高——教材里面大部分词语没有注音,学生又懒得去查。只能让他们自己校对修改。这一题估计将是得分率较低的。

但是改变以往全卷只有4分选择题的情况,加大选择题比例,将在从总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科的平均分。之前,由于细则具体清楚,严格按点给分,我市中考语文科几年来一直无法在分数上较好体现课程改革的优秀效果,让人比较郁闷。这个变动是可喜的。

 

其次,增加默写和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篇目,我个人觉得是应该的。一个初中生,三年学习这些古诗文篇目,负担并不重。某些篇目被标注为不属于考试范围后,很多人教学的热情就降低了,有些学校甚至统一不教。而高中文言文篇目的难度很大,学生基础不牢,学起来自然就更难。

 

其次,关于议论文写作的提醒也是值得称道的。由于我市已连续几年考查记叙文,且教师们基本已接受写记叙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照现实生活的说法,所以,在绝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课堂上,主要练的都是记叙文。

记叙文的写作宗旨是以情感人。它的写作训练实际上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训练。这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感悟能力,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细节往深处发展。就我对这些年中考高分作文的琢磨,真正出彩的作文极少,而且主题、角度雷同。这是因为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比较单调的。而学生写作的题材一来自生活,二来自阅读。有些学生可能更加关注另一个时空的事件、人物,可能对书本资讯有更多的积累,对生活有更多理性的思考。给他们一个发发议论的机会,是人本精神的体现。长期过多强调写作记叙文,会使学生视野比较狭窄、气度不高。

如果从现在开始抓议论文写作的话,材料的积累,技巧的传授,能力的迁移,每一项都不是容易的。单单讲记叙文和议论文叙事详略的安排,可能就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另外,现有的教材无法作为写作的完整范例,教师可能得自己找些范文提供给学生参考。

这些变动,从大局角度来看,是很有作用的。但初三的教师,负担明显就重了很多。该好好想想对策。

 

附本学期初至今所带班级作文训练内容:

大作文:

《站在初三的门槛上》

《与     同行》

《误会》

《不会变的是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随笔:

话题:理想;时光;学业;按照傅雷家书的写作思路给有烦恼的亲友写一封回信及自由随笔数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薄凉
后一篇:何妨问一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