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其人

标签:
少儿《傅雷家书》梦中的雪活动课家长会叶叶集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赤子其人
我儿子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姓朱,是一位身材十分瘦弱的三十多岁的女教师,一头纤细的头发,戴着一个度数可能不浅的眼镜。那年,她刚从市郊调到儿子所在的这所位于闹市的学校,家长们对她都不了解,有些当心她的斯文秀气敌不过那一众小孩。
我去参加一次家长会之后,就十足地肯定她是一位好老师。那晚,其他班有些已经散会了,朱老师开始讲她如何教导小孩。我看到,她并没有被窗外的杂声扰乱了思绪,她仿佛回到某些教育情景中,脸上的微笑、眼神变得无比慈爱,说话的语调也变得温柔和高低顿挫起来。真的很神奇!这让我发自内心地尊重她——这是一个对教育、对小孩尚有一颗纯真爱心的老师。她讲述时的投入,说明她不是向家长汇报或显摆自己多能教——年轻的教师多会在家长会上尽力表现得很能干的样子,甚至端出一些专业资格力求让家长放心。平时,她更常常热情地鼓励学生,很多学生很多作文在修改之后,都能得“优”,甚至“优+”。这与我对小学生的习作不要过细地厘定水平的主张相同。小家伙们很喜欢阅读和写作,不会因为某些考试分数不高就害怕学语文,或者不喜欢语文。这种态度和习惯对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
很多老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很多老师的眼里只有分数——只要考得好,对学生的前途就有好处,对自己的前途也有好处。功利之心,常常跑在爱心之前。
我所见过的最不该的例子是一个心理教学的活动课。这个活动课的主题是引导学生体会爱。由友情到亲情,教师在《梦中的雪》的音乐声中以半催眠的语调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触动心弦的片段,然后与同学分享体验。在感受亲情的板块,有个男同学开始啜泣起来,后来甚至无法控制自己,泪水哗哗地流,他不断擦。摄像机给了几个长时间的特写。老师没有停下来照顾他的情绪,T慢条斯理地逐一请所有的同学讲体验——T也给了这位同学发言的机会,但三两句带过,让人觉得实在太粗略了。后来,据当时在场的老师说,这个课后来没法得理想奖项的原因是:秀的味道太浓。因为,当这位学生开始啜泣时,评委席后面不断有人扇风,说什么“太感人,你看学生哭得这么厉害”“又有一个哭了”之类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想利用学生的情感来达成某个奖项,是很让人反感的。
还记得好多年前,有个老师跟我们讲T很生气,因为T找班上一个很有潜质的学生谈话,劝T用点心思把成绩拔尖,那个学生竟然回答“我还不知道你为了谁”。其实,学生的反应来自某次被高年级的学生欺负,这位老师装作没看见走开了。
一个教师,不能只想把学生当做拿在手中招摇的花儿,却忽略了他被栽培、被浇灌、被养护、被护持的需要;不能总想着参加比赛获得奖项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却扭曲了常态、否定了真实,比如说公开课的作秀、征文的捉刀等等。
《傅雷家书》里有一段话:“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其实,教育也是这样,一个教师心灵的简单和纯洁将福及很多学生。只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想要教师们一直保持一份对学生、对教育的淳朴自然的本真的热爱,实属不易。教育这个行业,需要这样的赤子。